01学习《易经》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与其说它神奇,不如说它神秘。
有人拿它来卜卦,占问未来的吉凶。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学者也在占卦解卦呢。据说它很灵验,有很多大师在。只是不知道它都灵验在哪个领域。
假如,真得有预测学这样一问学问存在,它的任务应当时帮助人们趋吉避凶。最大的凶险莫过于人命,地震、海啸、疫病、重大的事故。这些灾难会令数十、甚至数万人丧生。
但对这些灾难从未见有人预测成功的。哪怕有一次,在重大灾难发生之前,有人出来呼吁赶紧釆取应对措失,从而减少了伤亡损失,也能证明易经占卜的神奇功效。
对于地震的预测,现代科学现在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易经预测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吗?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天机不可轻泄,有些问题是不可以占问的。但是既然天机不可泄,那么一切预测都将不可能。那么,人们传说很灵验的事实究竟发生在哪些领域呢?
科学也会有预言,比如,科学家预言彗石可能再次出现的年份,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的存在等。但是科学家的预言是建立在已经掌握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
《易经》依据什么来占问事物的未来的状态呢?卦象与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没有任何关联。凭什么摆弄卦象就能实现预测事物未来状态的功用。我不相信卦象具有任何神奇功能,这在学理上是不能讲通的一件事。
除非有人能证明卦象确实能反映真实规律,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能将《易经》这本书的内容讲解清楚,还如何敢奢望更深刻的道理出现呢?
有人讲《易经》是天书,天书就不能太容易读懂。一部不能读懂的书,我们就无法了解其真实思想。不能了解其真实思想,也就无所谓教益。因为人们无法从书中受益,知识界思想界不因它的有无而增益或减损。所以,宣称《易经》是天书与说它无用处表达相同的意义。
学习《易经》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易经》只是一部尚未被正确解读的上古典籍,在它的内容未被正确解读之前,它什么都不是。学习《易经》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掌握某种特殊的本领,它只是我们了上时古代人们思想与社会面貌的一个窗口。
02读懂经文是研读《易经》唯一途径
《易经》这部书究竟讲什么内容?它为什么难读?难道真没有读懂它的可能吗?追求真相的好奇心驱使我们接近它、研究它。不是因为它神奇伟大而研究它,我们研究它是为了研究真相,回答它是什么的问题。
只有知道了它的真相,我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它是否哲学、科学等问题,才能继续讲如何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在它的真相彻底弄清楚之前,关于它性质的所有论断都只能是猜测和无意义的论断。所以,前人关于《易经》的言论不可轻易相信。
敢于怀疑、勇于怀疑,坚持批判性思维是我们研读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态度。比如,有人讲《易经》是文字诞生以前的书。你就要问一问这可能吗?试想伏羲氏画制了八卦符号,对它们的意义也未作说明,可以说除了他自己没有第二个人能看明白它们。
没有人能了解八卦的意义,那么它们对于人群而言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对人们没有用,人们为什么要保存它?
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这几个奇怪的符号通过什么途径流传?有人说可能通过刻在石头上。我们要问哪块石头?能否找到它们流传千年的证据。古人说过了,不一定就反映真实的历史。读古人不必尽信古人。
《易传》里讲,乾、坤、离、坎等八卦符号分别象征着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事物。但是,按照这个解释我们既不能理解卦象符号,也不能理解经文意义。这说明什么呢?它意味着易传这个说法可能是错误的。
既然可能是错的,就不能轻信。比如,《易卦》解释蒙卦,山下出泉就是蒙。你能理解这个道理吗?反正我是理能解不了。理解不了就说明它的道理讲不通。讲不通就不要强解,还非要将没有道理的内容讲得好像有道理似的。这不是正确的研究态度。
如果传统的解释不成立,我们就只有选择将它推翻重建。你可能说了,推翻重建,这也太难了吧。传统易学两千多年的智慧,难道都比不上我们,说推翻就能推翻吗?
我们今天研究是为了探索它的真相,还原它的本来面目。可是两千多年的传统易学,不能给到我们需要的真相。这标志传统易学的方法与结论是有问题。有问题就要舍弃,如果不经历一个推翻重建的过程,再过两千年,《易经》的真相还只是在迷雾中。
《易经》可能并不是由于它本身难读,而只是因为我们不能摆脱成见去考察它。培根《新工具》讲各种成见对于人类知识的影响。
各种成见给人们戴上了有色眼镜,使人们难以看到一个原原本本的《易经》,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它,首要的问题是尽量摆脱各种成见的影响去考察它,审视它。
《易经》古经只包含六十四幅卦象与解释这些卦象的经文文字。凡是经文没有论述到的思想,都不属于《易经》。《易传》只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批《易经》者所作的研究结论,并不是最精当的解释。所以,我们研究《易经》只从研读经文出发,不要受《易传》言论的束缚。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直接读原文多么难啊,我们应该先读些基础知识。可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易经》基础知识。假如有的话,为什么《易经》至今仍不能被读懂呢?《易经》的道理只能通过经文的叙述来表达,在经文未被解读之前,所谓的《易经》原理都是从外面强加进来的,与古经文的内容是无关的。所以,不存在《易经》的基础知识,若要还原古经文真相,只能从读懂经文出发。
03以蒙卦为例说明直接读经文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样困难
直接读经文,究竟难不难?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们今天就以蒙卦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蒙卦是由艮卦与坎卦相叠而组成的符号,它的意义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就先不要去管它,而是直接读它的原文。通过经文的论述来揣摩作者为这个符号赋予的意义。
第一个蒙字是卦名,也就是卦象符号的名称。蒙字的意义是什么呢?可能我们看到蒙字就要联想到蒙昧、幼稚等意义,但是我们一定要小心的是,在经文中蒙未必就是这些意义,所以,此时对于蒙字的意义也要存疑,不能先入为主地认定某个意义。
蒙卦卦辞内容如下: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亨,我认为通享,享祭的意思。在这里意思是说,占卜蒙需要献上贡品祭祀神明,也就是俗说的“上供”。占卜的实质是问神,所以卜问之前需要先上供祭祀。这与我们现代农村中求神问卜的风俗是一致的。
匪,通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直译过来就是不是我主动求童蒙,而童蒙主动来求我。初,就是指第一次。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第一次来筮问,我告诉他,如果第二、第三次还要筮问,那就是亵渎神明了。亵渎神明,我就不再告诉他了。
这两段经文是以卜师的口气讲的,它的大致意思是说:不是我主动邀请那个小孩子来占卦的,是那个小孩自己找我来占问的。他第一次来问,我会据理告知他。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占问不休,那就是小孩子的在玩闹。这样就会亵渎神明,亵渎神明我就不去理会他了。
小孩子心智不成熟,他们并不了解占卜是向神明求指示。他们只是看到大人们经常去卜问,出于好奇,所以也要学着大人的样子去问卜。这个时候,卜师也并不了解这个孩子究竟是出于好奇,还是少年老成。所以,当他第一次来占问,他就要据理相告。如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多番前来,那一定是小孩子的玩闹了。所以,就不再理他了。通过这段爻辞,我们不难看出,童蒙就是指儿童少年蒙昧而不喑世故,或不懂事。
利贞,就是利占,有利的占问。这是讲蒙卦总体的象征意义。
蒙卦爻辞: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刑人,这是讲牢狱中人,或关押在牢笼中的囚犯。说,通脱。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大致的意义是说,初六爻利于占问牢狱中人。得初六爻意味着脱去刑具重获自由。囚犯,是不走正途之人,犯了王法才被关进监牢的。囚犯相对于良民就是蒙昧之人。囚犯脱去桎梏,重获自由,说明他已经改过自新了。这就是由蒙昧状态转变为理智状态。这样,发蒙二字,我们要理解为启发蒙昧,诱导蒙昧开化。以往吝,是说初六以有所往为吝,意即初六爻不利于出行,不利于有所往的占问。
九二,包蒙。纳妇吉。子克家。
子克家,纳妇讲得是一回事,也就是给适婚男子娶个媳妇。我们前面已经知道,童蒙就是指少年。纳妇,子克家讲得都是讲给一少年娶了媳妇,也就是给童蒙娶了媳妇。结合少年娶媳妇这件事,那么包蒙二字我们要理解为包容蒙昧。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九二爻讲给少年娶个媳妇吉利,六三爻讲有要娶女,说明这个爻不利于纳妇。为什么呢?见金夫不有躬。这段文字坊起来似有不通处,但是大概的意思是说这个妇人克夫。夫不有躬,就是说女的嫁过来了,男的要死掉。无攸利,也就是无怕利,是说六三爻意味着没有什么有利可言,不吉利,可能会灾祸发生。
六四,困蒙。吝。
这段爻辞信息量太少,这样就给解释有了无限多的机会,这也是它难解之处。为了防止过度解读,我们还是要多多与上下文联系。发蒙,启发蒙昧,使蒙昧开化。困蒙,我们可以理解使蒙受困,使这更难开化。
九五,童蒙。吉。
童蒙,就是懵懂的少年,智识未成熟,不明世理。吉,就是筮遇九五爻不断为吉利。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不利为寇,利御寇,不利于做强盗,利于抵御、打击强盗。所以,击蒙,就是打击蒙昧。强盗为非作歹,不走正路,也归于蒙昧一类,抵御强盗就是打击蒙昧。
通过蒙卦经文我们不难看到,经文中一共提供了三种蒙,一种是童蒙,一种囚犯,一种是强盗。少年,心智不成熟,不喑世故,所以称蒙。罪犯、强盗不走正道,作奸犯科,所以也称蒙。所以,蒙字的意义也要囊括这三种蒙在里面。从发蒙、包蒙、困蒙、击蒙这些语句来看,蒙字的意义当是蒙昧之人,而不能理解为蒙昧、幼稚。
不难发现,抛开《彖》、《象》等内容,经文不是很难读懂。我们往往因为受到《易经》是哲理书,原理书等观念的影响,不愿意相信朴素的面目,总试图从经文中探寻出放之宇宙而皆准的深奥哲理来,其实这些东西是不存在。朴素的《易经》不等于少智慧,不是哲理书的《易经》不丧失它的文化价值,只是断绝人们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罢。
《易经》是人们迷信神明时代及其文化的产物,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与社会生活的一些具体细节,我们研究《易经》是我们了解古人的一扇窗口,如同甲骨文对于商代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