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善易者不卜,为何还要学它读南师

郑华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今天学习南怀瑾老师《易经杂说》的第三部分。这一章内容较多,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六十花甲子概念,认识河图与洛书,易经大师京房和郭璞的悲惨遭遇,等等。

一、十天干的起源及五行属性,以及中医的一点常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的文化起源很早,比易经还要早很多。南师讲,“中国人发展最早的是天文,发展到最高级的时候,就归纳起来用十个符号作代表,这十个符号就名天干。”

十天干配五行的关系: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为什么同样的五行,比如木,要用甲和乙分别代表呢?因为代表的东西不一样,前面的是其内在元素,属于阳性,后面的代表成形的东西,属于阴性。

比如,在我国医学瑰宝《黄帝内经》上,描述到姑娘家初长成时,说“女子十四而天癸至”,而不说“天壬”至,因为它是成形了的水,这也和女子属阴的性质是相符的。

还有,懂阴阳五行者,一定也懂一些中医知识。中医关于人身各部位的代表,是木属肝,火属心,金属肺,水属肾,土属脾。如肺出了问题,一定连带肾水不足,火气上升。再比如糖尿病属于水的机制问题,但是一定与心火有关,因为水克火。

中医就是这样一门讲系统的医学,五行的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息息相关,因为彼此有生克关系。祖国的传统文化特别讲中庸和平衡,即源于此。针灸也一样,病在上治下,病在下者治上,病左治右,病右治左,病内治外,病外治内。

南师讲,“懂了《黄帝内经》就懂得养生之道,也懂得如何修道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是讲究“治未病”的,这和西方医学不一样,西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

二、十二地支与“刑冲克害”的关系,纳甲与易数,黄道和“掌中乾坤”的一点知识。

地支。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来源说法很多。至于配十二生肖,几乎众所周知,就不必说了。

关于地支的刑冲克害,南师只讲了六冲和六合。六冲就是两两对冲,隔六即冲,如辰戌相冲。六合是两两相合。其他的关系比较复杂。

关于地支和中医的关系,南师讲到,中国古代医学有两大派,在养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肠胃,一派注重肾。南师说“南方的医师注重胃,北方的医师注重肾。”

纳甲与易数。纳甲就是八卦配天干。用先天伏羲八卦图的位置纳甲,为乾纳甲、坤纳乙、艮纳丙、兑纳丁、戊己在中间,震纳庚、巽纳辛、离纳壬、坎纳癸。地支纳甲叫做“纳支”,纳起来容易,讲起来一堆。

黄道十二宫。黄道就是太阳从东边起来向西方落下,所绕的一圈,名为黄道面。黄道面每一个月都不同,抽象地归纳为十二个部位,用十二个字来表示。“宫”是位置的意思。

“掌中有乾坤”。这句话有几层意思,一是我们上古时老祖宗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可以全部的简化,按南师的话就是“用五行、天干、地支来代表,使人人都能懂,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南师又说,“可惜我们后世只把它用在看相、算命、卜卦这一方面去了。”

第二个意思,就是可以把这所有的符号在手掌上比划出来代表,那些“卦仙”们掐掐算算的就是那个。南师在第一部分讲了八卦在手掌各关节和指头肚的对应关系,笔者没有录下那个图。地支也是在手掌上有对应的,六合三合刑冲克害也很容易比划出来,原理真的挺简单,可惜推算就不容易了。

最后一个意思,就是道家讲的“宇宙在手,万化由心。”道家绝不是说说而已,对道家文化有了解的就会明白,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道家的典藏,看看手指掐哪儿是个啥意思。笔者懂一点,但是不敢在这里胡乱讲解,只是让人了解一下易经和道家的基本知识就行了。

南师总结说:“这是我们文化的结晶。”

三、六十花甲子的概念。

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是按天干地支来纪年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就是以天干的阳配地支的阳,天干的阴配地支的阴,依照次序轮流配合后,刚好满六十个相配,成一周期,名为六十花甲。

南师评价说,“六十花甲算下来,亿万年的宇宙数字,亦不差分毫,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法则。”

上中下元的概念。即第一个六十年定为上元,名叫上元甲子,第二个六十年为中元甲子,第三个六十年为下元甲子,一共为一百八十年。

然后再扩大,第一个一百八十年为上元,第二个一百八十年为中元,第三个一百八十年为下元,连环排列下去。于是,中国人的祖先就此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天人合一”法则,《易经》中就包含了这个法则。

四、了解卜卦和现代心灵学的一点概念。

南师博学多才,经常触类旁通的教学,他讲的东西,有的笔者虽然了解,但不知道如何记录,因为比较敏感。所以有的东西就不能说,了解一些概念就行了。

比如“神通”这个名词,现在时髦的名词叫“现代心灵学”,说白了就是修养到心灵干净而已,再深了就是“密”了,是真的不能说的,那个途径叫“修通”。像靠易经的卜卦、算命等等便属于”依通”,依易经而通的意思。这些“通”的种类,原来是出自佛学的名词,这些都是南师在本章讲过的。

关于卜卦的方法,南师说了一个“随便报数”的方法,并讲解了按照《易经》的爻辞判断的方法。卜卦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任何看到或听到的不寻常的东西,随时可按“梅花易数”起卦,还可按时间,按写字的比划,摇铜钱等等。

判断的方法,古书上经验非常之多,爻辞就是一种,多了去了,真要一项一项按部就班的学,一辈子也学不完。

总之,大道至简。首先保持内心的洁静,再去学习易道。因为“洁静精微,易也”,因为洁静才能知、可知精微,这才是易道,才能真的容易起来。如果没有出来智慧,易不起来,就干脆拉倒。反正不能让方法障碍了自己,从而更加的不自由。

五、河图与洛书。

河图与洛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根本绕不开。河图和伏羲、龙马有关,洛书和大禹治水,和大龟有关。

有一个歌诀,叫做“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记住这个,就记住了河图的规律。

关于解释,南师解释的非常详细。

但是笔者只能学不能讲。孔子认为洛书河图是真的,笔者也认为是真的。至于包含了多少“秘密”,不是笔者现在的水平能够讲出来的,只能敬仰之。

六、南师以“京焦易”和郭璞的故事,说明“察见渊鱼者不祥”的道理。

讲理实在是太乏味了,还是讲一点历史典故,放松一下。先了解一下汉朝有名的焦京师徒。

焦延寿,即焦赣,著有《易林》一书,又名《焦氏易》。就是说,他把《易经》的法则研究通了以后,自己另外创造了一套卜法体系,实在称得上一个极为智慧的人。

焦赣传易给学生京房。京房也很牛,言无不中,皇帝不管有什么事情都去问他。但是京房的老师焦赣说,京房将来必死于易学。结果,京房后来果然被杀头而死。

再说郭璞。他是晋朝人,精通易经的堪舆风水之术,是一位《易经》大师。大将王敦要造反篡夺皇位时,郭璞苦劝,王敦大怒,就要杀了他。郭璞说,我早知明天中午必死,被杀的地方有两棵树,树上有个鸟窝,杀他的刽子手是谁,都算的一清二楚,结果果然就是那样。

如此聪明的宗师级人物,却得到这个结果,很是可惜。但是,南师讲到这里时说,“其实数也未尝不可逃,中国读书人养成了一种忠君爱国之心,你做反叛的事,我宁死也不逃。”非常肯定郭璞的做法。

南师以这个故事,说明了“察见渊鱼者不祥”的道理。那个“数可逃”的方法,南师也讲过一些,但不是在这本书里。笔者既不太懂也不能细说,因为头条上可以说的东西不是太多,请朋友们谅解。

七、既然“善易者不卜”,为什么还要去传播易经呢?

所谓“善易者不卜”,按南师的解释,一个人如果无所求,一切顺其自然的话,心是安的,所以是不需要占卜的。二是真懂得《易经》以后,随时可知,万事在心,也就没必要算卦了,当然了,这是圣者的境界。

察见渊鱼者不祥,也是做人的一种原则,察的太细则费脑太过,过度耗费精神,对人的身体损耗是很大的,所以“不祥”。其实说到底,还是要有“平常心”。

那么,为什么还要去传播易经,这不是矛盾了吗?

借用南师的话说,就是“我一定去了解,了解完了以后,我素来不玩的。”其实,南师这是自谦的话,他老人家就是为了不让祖宗的这套宝贵文化遗产断绝,所以在《易经杂说》的一开始,就说自己水平不行,只是为了“抛砖引玉”。

笔者是完全同意南师的这些说法的,所以就用南师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

“(易经)这一套法则流传了几千年,而真正研究它的,都是第一流聪明人,试想想四千年来第一流聪明的人,都在研究它,即算它能骗得了人,也有它骗人的道理。

我们要批评它,不妨先研究它骗的方法,等研究过了,再说它是迷信,这时才可以作结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