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学习,不恭敬的话,是不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曾仕强每日箴言」
又是一年教师节。
有人说,老师是除父母之外,最希望我们有出息的人。
诚然。从幼儿园到大学、到社会,我们一生的学习成长都离不开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是伦理、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是道德的表率,他教授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会我们乘风破浪的本事。
作为学生,自然要敬师、学师、永铭师恩,而身为老师,最引以为傲的也莫过于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可以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娇生惯养,老师又碍于学校、家长、社会的压力,成了夹心饼干,苦不堪言。
学生不知道如何尊敬老师,应抱持怎样的求教态度;老师也畏首畏尾,不敢放手正常地教育,这似乎是现在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易经》中有一个专门讲老师与学生的“教育之卦”,就是蒙卦。它以自然界的“山中之水”喻人事,讲述老师与学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微妙关系。
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且实可行的改进方法,让老师成为老师,让学生成为学生,让尊师重道的传承绵延不断。
1
老师的施教心态
蒙卦的卦象,上面是山,下面是水。
上面的山代表学生,下面的水代表老师。因为下往上叫做往,上往下叫做来,只能来上学,不能去教学生。
换句话说,只有学生来求教于老师,不能是老师很热心地跑到学生家里去教学生。
蒙卦的卦辞也是这样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不是老师去求学生要好好学习,而是学生来求老师。学生来问的时候,老师才能给他答案。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话才是教化的基本原理。
所以,孔子不拒绝任何人,普施教育,有教无类,但是一定要“自行束脩以上”,他才会教。
其实孔子并不是在乎那一点束脩,束脩就是今天的学费,而是他认为如果学生连一点点学费都不交的话,那是没有诚心要学。
“初筮告”,是说学生第一次问老师问题时,老师要看学生的状况给他合适的答案,也就是只能给他听得懂的部分。
现在很多老师不是这样,见学生来问问题,就给他讲一大堆,生怕他懂的不够多。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以后就不问了。这是现在老师亟需改正的问题。
老师自古以来都是负有重大责任的,最难听的一句话就是误人子弟,误人子弟是罪孽深重的,还不如不当老师。
再者,“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
照理说,很热心去教别人是对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回事,好为人师是大患。
有人会说:我作为老师不能教学生,算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孔子是怎样做的,孔子讲课都是一起讲。
很少单独给谁授课,除非那个人有单独的问题,而且孔子只讲他认为应该讲的。这才是好老师应该做的。
“再三渎,渎则不告”,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第一次来问,老师马上就告诉他,但下次他再问同样问题时,老师不能马上回答他,老师这时候就要脸上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
因为学生再三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他不用心,如果第三次还问同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告诉他这样是不诚心的,是一种亵渎。
在这种状况下老师就不要告诉了,而是要让学生去反思。
一个人要学习,不恭敬的话,是不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学习是靠自己,父母、老师这些教化的人只是适度地启发学习者的兴趣。
而启发兴趣也是要适度的,否则一过分,学习者也就学不到东西了。
所以,身为老师要记住,不是我求童蒙,而是童蒙要来求我,这是教化不可改变的原则。
2
学生的求教态度
作为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有应该抱持怎样的求学态度呢?
先来看一个颜回求学故事。
我们都知道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也很羡慕孔子最欣赏颜回。其实,颜回的爸爸也是孔子的学生。
颜回跟孔子学习的时候还非常年轻,而且很聪明,他就觉得很奇怪:我爸爸跟这样的老师能学到什么?老师所讲的,我差不多都懂了,所以他就开始提问题。
刚开始孔子很有耐心,给他答案,可是后来有一天孔子大发脾气:你是来干什么的?是来学习的,还是想把我考倒?
颜回没有想到孔子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回去整整一个礼拜不敢出门,反省自己,人瘦了一圈,从此以后他就很少再问问题了。
大家不要以为是颜回的问题变少了,其实他的问题多了,但是,他会自己先去想,想不通,再去找资料,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请教孔子。孔子也很高兴告诉他。这才是好学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学习一定要自动,自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动找到合适的老师,自动提出合适的问题。
不管听不听得懂,都要暂时停下来,自己好好去想一想,想不通先问问别人,实在没有把握,最后才去问老师,这才是合理的过程。
人要主动学习,否则老师越教他,他却越听越烦,一点都不用心,还会促使他养成坏习惯,就是人家讲什么他都不在乎,那会一生都很倒霉。
更糟糕的是,现在的学生,遇到问题,是主动了,但不是找合适的人寻问,而是上网。
只要一上网,各式各样的答案都有,而你又缺少判断的能力。
这样下去,自己走错了路而不自知,只会越学越糟,自作自受。
3
老师是水,学生是山
蒙卦的下卦是坎,代表老师,就是施教的人;上卦是艮,代表学生,就是受教的人。
老师是水,水可以滋润万物,也可能泛滥成灾,所以老师是智者,知道该流才流,不该流就要节制,免得一下流光了。
而且水的特性是渗透,且源源不断向低的地方流动,老师要通过自身的智慧,把学生的潜能慢慢并且持续地激发出来,这才是启蒙。
学生是仁者,要乐山,要知道自己到山上去,如果不主动去采集东西的话,就是如入宝山空手还。
山里面有很多宝藏,学生要自己去挖掘,学生不主动学习,就会停止在那里,永远不长进了。
而且山有止的意思,告诉我们要一辈子学习,不可以停止。
因为就算爬过了这座山,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山外有山,只有终生学习,才不会停止在那里。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要各自定位,相互配合,相互成全。
身为学生,最幸运的莫过于碰到一位传道授业的好老师,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身为老师,最欣慰的莫过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桃李满天下。
坦白讲,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知道怎么办,但是现在的教育常常弄得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才是我们要小心的。
整个蒙卦把教化的道理讲得非常透彻。
我们每个人,自己问问自己是哪一种学生,要选哪一种老师;自己问问自己是哪一种老师,要教哪一种学生,然后天下太平,每个人都受益。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