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西方有《圣经》,东方有《易经》。
在璀璨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部神秘的《易经》,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智慧启迪。
这部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用六十四个卦象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
品读《易经》,我们不仅能了解为人处世之道,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思维层级,成为智者。
《易经》里的辩证思维
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辩证思维传统,而在《易经》中,我们也可看到许多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
首先,《易经》使用了一些成对的矛盾概念,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某些相互矛盾的具体事物。
如“天”和“地”、“乾”和“坤”、“进”和“退”、“得”和“失”、“吉”和“凶”等等。可见,三千年的中国古人,已经意识到了事物矛盾对立的普遍性。
其次,《易经》还认识到,矛盾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比如《旅.上九》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眺;丧牛于易,凶。”
本爻辞的意思是:“鸟巢失火被烧掉,外出之人先喜悦欢笑,后来号啕痛哭;在边界丢失了牛,有凶险。”
这则故事讲的是殷人的先祖王亥到河北做贸易被杀的历史事件。当时,王亥客居于有易氏,在那做生意,还与有易之君绵臣之妻淫乐。后来被绵臣杀死,屋子被烧掉,他的牛也被夺去。
故事象征着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得与失、喜与悲是相互依存,也是相互转化的,体现了《易经》的辩证思想。
除此之外,《易经》的阴阳概念,也体现了思辨色彩。
古文学家高亨曾说:“阴阳两爻的创造反映了古人认识到宇宙事物的阴阳两性矛盾对立的现象。
这是古人对宇宙事物的初步分析,也是他们的辩证观点的初步体现。”
在《易经》看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
它们虽对立又互相统一,在变化之中而生成了天地万物。
比如,虽然乾卦卦画中,只有阳爻,坤卦卦画中只有阴爻,但阴中有阳,阳中含阴,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易经》还鼓励人们用主观努力的态度改变不利的处境。
比如《乾.九二》中提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就告诫人们,只要终日进取,晚上警惕反思,那么虽然遭遇危难,也可得到平安的结局。
拿企业管理来说,很多企业在管理时都喜欢制定复杂的制度,大搞形式主义.
但《易经》告诉我们:“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有时候复杂不一定是好的,去除一些形式主义,用简单明了的制度管理企业,反而能实现高效。
再拿生活中的小事来说,我们在看待一些问题时,常常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比如此次疫情让不少人失了业,很多人就认为疫情等同于危机,等同于灾难。而拥有辩证思维的人却能知道,危机和转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于是他们反而能在危机中抓住机会,获取成功。
总之,《易经》中的辩证思维,让我们学会用思辨的眼光看待事物,并鼓励人们通过自身努力,让对立的两面往更有利的一面转化。这一思维模式,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易经》中的变通思维
除了思辨的辩证思维之外,《易经》也体现了变通的思维。
《易经·系辞·上》里有言:“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它的意思是,天地万物以阴阳之道生生不息,“变”就是必然的规律。
既然,“变”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规律,那么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首先,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比如《豫.六二》中提到:“介于石,不终日”。意思是像石头这样坚硬的物体,也无法永远保持原状,当前的坚固、稳定只是暂时的,以此来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道理。
又比如《系辞》中提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活中,我们常听过“温水煮青蛙”。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能敏锐地察觉到外界的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应对姿态,那么最终必然会被时代抛弃。
而历史上,这种因为没有用变化的眼光看待时代而被时代抛弃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清朝时,天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看不到世界的发展,最终开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又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曾经的王牌企业,因为没有跟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最终被淘汰。
《易经》除了看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之外,更难得的是,它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一个由微而著的过程。
比如《坤.初六》中说:“履霜,坚冰至。”意思是,当我们能踏上薄薄的寒霜,就说明寒冬快来了。可见,从自然现象中,《易经》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由浅入深、由微而著的过程。
那么,自然现象如此,社会现象又该如何呢?
在《比卦》中提到:“不宁方来,后夫凶”,意思是不安宁的事情刚发生,后面还有更大的危险。
这些内容都是在提示人们,虽然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但这种发展不一定是没有规律,杂乱无章的。我们要善于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预测事情变化的方向。
就像《易经》中提到的那样:“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今天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我们只有掌握变化之理,洞察变化之机,运用应变之法,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驾驭这个变化的世界。
《易经》中的全息思维
我们之前讲到,虽然事物是变化的,但这种变化是有迹可循的,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事物发展的方向。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有全息思维。
什么是全息思维呢?就是说,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当我们分析一种现象、一个问题,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吸收与之相关的“全部信息”,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古人说“观堂下之冰知天下寒”、“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体现的就是全息思维。
而在《易经》的预测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全息思维被广泛地运用了。
例如,在“系辞上传”中提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经》的预测就好像从全息的照片中,取得很小的一角,然后用联系的思维还原出整张照片的原貌,从而达到预测的目的。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乎,但这其实就是所谓“镜像原理”。所谓“镜像原理”其实是一个比喻。
假设上帝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天地混沌为一的时候;上帝把镜子打碎成无数个碎片,如果我们靠拼碎片,永远拼不成这个世界的原貌。
但只要我们把镜片的距离拉得足够远,那么我们手中的这个镜片,一样能照出整个世界。佛教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也是同样道理。
当我们用全息的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格局和情怀。我们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是相通互联的。
比如,当你学会深度穿透某个领域的时候,这个方法又可以穿透另一个领域。而当我们能意识到万事相通,我们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源头活水。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易经》推动着我国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不断发展。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千年,但《易经》给予我们的启示,却不会因为岁月的变迁而黯淡。
当我们学会《易经》的思维模式,就能用更加辩证,更加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升级认知,提升智识,从而获得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