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同《易经》是一部集中国古代汉族文化思想跟智慧的结晶体书籍,它在是古代皇帝跟达官贵人的必学之书。
据说书中能找到很多解答人生苦恼的答案,因此可以称是一本包罗万象,拥有大道起源的“智慧宝书”。
那么关于易经里的观点跟卦意,通常都与平常道理有些出入。比如,我们常说的“勤能致富”,到了《易经》那就指出,家族的富裕其实关键在于这三句话,那么到底是哪三句话呢?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乐于助人,经常做善事的家庭,会积累福气,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这个过程可能会延至自己的子孙后代,使得他们得到福泽。
别人受了你的大恩,可能一时没能力报还,但他会告诉自己的家人跟子孙,当对方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回来报答恩公。
这种例子,时常在历史中出现,诸如孔夫子、孟子的子孙,因为自己祖辈是圣贤的原因,一直深受别人尊重,凡事也愿意帮他们。
又如清朝的曾国藩,为官一生清廉无比,两袖清风,穷得经常被政敌李鸿章取笑。
但他依旧坚持行善,遇到冤情或需要帮助的人,都无私力助,为此他的后代也一个个前途光明,福气满满,还有林则徐的子孙们,也是一个道理,都以为是积善家庭,从而冥冥之中有贵人相助,使得福气连绵。
二、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出自《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大意讲的是,夏桀、商纣暴虐无度。商汤、周武顺乎天道,合于民心,放桀诛纣,革故鼎新,改变旧制。
曾仕强说:“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所谓顺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观规律办事,应人就是要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这样才会有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荀子《劝学》里有一句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与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讲的就是自己能力不够,但是懂得顺天应人,发现身边利用周边大势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和自身所处环境的特点,推动着我们去做事,使自己事半功倍,而取得成功。
诸葛亮文韬武略,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不世奇功,是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一代名相。但纵观其一生,诸葛亮倾尽才华,鞠躬尽瘁,把自己活活累死,也只是帮蜀汉维持了几十年光景。
就是因为当时的“时势”在曹魏而不在蜀汉。地理上,曹操雄踞北方,拥有最广阔的土地和最丰富的资源;人才上,拥有最多的人口和军队,最多的谋士和将领;从军事角度,它还占据有利地形,以北望南,攻守自如。
当时的汉室,气数已尽,所谓正统也不过是顶腐烂的帽子。恢复汉室,听起来很美,可行性几乎没有。而且蜀魏百姓均已厌战,长年战争难得一时平静,而诸葛亮却要连年北伐,也是逆天而行。
所以司马光说:“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诸葛亮的朋友司马徽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相比之下,司马懿家族就很聪明,他们不但顺势投靠曹魏,还玩了一招借壳生蛋。利用曹魏政权的强势,慢慢积攒自己的实力,最后取而代之,登上了皇帝宝座。而统一全国终结三国的混战,又顺应了老百姓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普遍愿望。
所以,顺天并不是宿命论,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要顺天道,懂借势,顺势而为,方能成事。
有句俗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知世故、明人伦是顺天应人的又一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知人,而且还能够与人进行友好的交往,与人为善,善处人际关系,不失原则的同时,又能与人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
应人要求我们既要有责任感,义务感,知所当为,有所不为,根据自己在人伦秩序中的地位,来正确行动,既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又要“当仁不让”,勇于承担,尽伦尽份。
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此话源于易经,当中的“自”字不是指来自那里,而说的是自己本人,大意为只有自己努力奋斗,老天爷才会保佑自己,这跟上天总会眷顾自强不息的人一样,对于懒堕无志气的人,上天是不会相助的。
为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老希望别人来帮助,而是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困难。
当一个人的能力能够解决遇到的大多数困难的时候,那么上天自会保佑你,福气将会来临。
如果一个家庭中,每个男人参读易经,懂得运用上述的道理,那么迟早会让自己的家庭以及后代富裕起来。
有人说人生只要读懂了《易经》就会感到没有什么真正困难的事情,有的只是“事在人为,成事在天”,而易经正是运用天地自然的规律,总结出一套为人处世的办法,指明人们该做出这些正确的选择,从而福泽自己,获益别人。
现在,点击小面链接小卡片就可轻松购买《易经》这本书,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