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记录的易学传承,只有太史公所学的杨何一脉,所以极度残缺不完整。
出土的简帛证明了这一点:西汉初年,至少除了以田何为代表的齐国易学派系,还有陆贾为代表的楚国易学派系。
不信?不妨细细读来。
一、齐国的易学
根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的易学家都以田何为宗师。
汉初的几代天子,似乎都特别青睐来自齐鲁大地的儒生。
根据《儒林列传》,来自齐国的儒生几乎包揽了西汉初年的所有经典传授工作。其中,传《诗》的以齐国辕固生为首,传《易》的以齐国田何为首,传《尚书》的以齐国的伏生为首,说《春秋》的则以齐国的胡毋敬为首。
司马迁甚至还在《儒林列传》里面说:
夫齐鲁之间於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天下并争於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
由于皇帝都亲自向田何拜师学易,齐国的易学自然在汉朝风靡一时。
田何所传授的经传共12篇,应该就是易经上下篇加上《系辞》、《彖》、《象》等十篇易传。
这十二篇经传,应该就是齐国易学的全部精华了。
来自齐国东莱的费直,同样也以古文易经和十翼传授,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通行本《周易》和易传十翼的前身(详见本号系列文章)。
二、出土简帛与楚国的易学
上回说到,陆贾身为刘邦身边的谋士,同时也是一个楚国易学大师。
淮南王刘安请来编写《道训》的淮南九师,同样也是楚国易学的代表人物。
就连田何的祖师,也是来自楚国的馯臂(字子弓)。
所以,说到易学传承,楚国比齐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经传,就为我们揭开了楚国易学的冰山一角。
这批帛书里面,除了部分内容与齐国田何的《系辞》相同,其他部分都不同。
帛书里出现的缪和与昭力都是楚国姓氏,昭氏更是楚国三大族之一,他们讨论的周易内容,和孔子论易的内容一起,都被记录在帛书里面,是楚国的易传。
更早的时候,郭店楚墓里面的《六德》和《语丛》中出现了易传的内容,更是把楚地易学研究的最早时间,前推到了公元前年以前——更关键的是,《六德》和《语丛》的内容,与陆贾和帛书易传中的观点甚至用语都是一脉相承的!
上海博物馆藏的战国竹简《周易》,据推测也出土于楚地(甚至有可能和郭店楚简是同一个墓葬出土),时间也在公元前年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两个《周易》版本,都是楚地流传的。
三、魏国的易学
魏国曾经也流行《周易》。
但是我们所能得到的唯一资料,就是西晋时期出土的汲冢竹书。
西晋时期,汲郡人盗墓,从一个据说属于战国魏襄王的墓葬里,挖出来十几车竹简。
这些竹简里面,有“易经上下篇”,经过对比,与西晋时候流行的《周易》正相同。
我们说过,西晋时期的易经版本,虽然已经是费直的版本,但它本质上和田何所传的版本一样,都是齐国的版本。
也就是说,魏国和齐国使用的易经,都是一样的,也分成上下经,卦序也和《序卦》所说的一样。
这是与楚地易学不同的地方——帛书周易的卦序,并不是分成上下经,而是按照八宫卦排列。楚简周易的卦序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但至少专家们已经发现每个卦的前后都有一些表示卦序的符号,这是此前闻所未闻的。
除了易经,汲冢竹书里面还发现了《归藏》和类似《说卦》的易传,还有记载着公孙段论易的竹简,表露出战国时期的魏国在研究《周易》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风貌。
四、燕国的易学
燕国与齐国相邻,战国时期应该也有易学传承。
据《史记》: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淄川人杨何
可知燕国的周家(字子竖)从辈分上来说还是齐国田何的师祖。
到了西汉,燕国出了个韩婴,只是不知道和周家有没有师承关系。
韩婴不仅精通易学,还精于《诗》。可惜的是,他和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时常吵架,既得罪了汉武帝,也让司马迁忽略了他的易学成就。
从他在《韩诗外传》里面提到的部分易学内容来看,他的易学与田何不同。
后来,韩婴的后人出了个人才,叫做“涿郡韩生”,自称得到了韩婴的易学真传。他说:
“所受《易》即先太傅(指韩婴)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
盖宽饶本来学的是田何的齐国易学,是孟喜的学生,但当他见到韩生的燕国易后,马上改投在韩生的门下——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燕国的易学丝毫不弱于齐国。
五、鲁国的易学
鲁国,是《周易》的发源地。
孔子读《周易》的传说,就是从鲁国传出来的。
这一切,要归功于孔子的嫡孙子思。
在子思的大力推动下,《周易》成为圣贤批阅的经典,和《论语》等圣人语录一起向周边流传。
楚国出土的易传《六德》和《语丛》,就是子思门人所作,与子思所作的《缁衣》、《五行》还有记录子思言行的《》鲁穆公问子思,都是战国后期流行在楚国的作品。
然而让楚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周易》一书,其实是在子思手上编定完成的!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