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凭什么形而上形而下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参考译文一:所以在形器之上,无形体度量,抽象不可形而为万物,所共由者,就叫做“道”;在形体之下,有形体可寻,是具体之物,就叫做“器”;将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变化而裁制之以致用,就叫做“变”;推而发挥之,扩充之以实行于天下,谓之“通”;举而设施安置于天下的百姓,就叫做“事业”。

参考译文二:所以抽象的超出形体之上的精神因素叫做“道”,在形体之下,有具体形态可见的称做“器”,道器作用变化而裁制以致用,就叫做“变”,顺着变化推广而发挥实行叫做“通”,取此变通之理而施之于天下百姓就叫做“事业”。

然而,到底是针对什么东西进行形而上、形而下?

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寻找答案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参考译文一:所以《易经》所谓象,乃因圣人见天下万事万物的繁杂,而拟测其形态的种类,象征其物象的适宜,因此谓之“象”。圣人见天下一切动作营为的众多,而观察它可以会而通之之道,以制定其经常的规范,订成三百八十四种动态的指规,又系以文辞,以断定它的吉凶,所以谓之“爻”。

参考译文二:所以说象是圣人发现天下万事万物的繁杂而将之比拟为具体的形态,用来象征特定事物的适当合意。因此称之为“象”。圣人看到天下万事万物运动营作,观察其中会合贯通的地方,归纳出经常的法则规范加以推行,并撰系文辞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支之下论断吉凶,所以称作“爻”。

培根有言: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

可见,全凭原文逐字解读似乎过于迂腐,

然而,不加思考,浮于表面,牵强附会

又会导致大而无当,让读者一头雾水。

通观全文,圣人的作为发轫于“天下之赜”,

因此,“赜”字是该段文字的灵魂,

其本义是深奥、玄妙;

正因为圣人惊奇于天下万事万物的深奥、

玄妙,于是开始了探索和研究。

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圣人效仿诸多事物的形状、状态。

摘取第十一章的内容加以印证:

天生神物,圣人执之---(神象)。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法象)。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垂象)。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图象)。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因为与所参照的事物非常相似,符合实际,

所以称为“象”。

通过天下万事万物的探赜索隐,

仿效万事万物之“形”

确立与之相适宜的“四象”,

以尽圣人之意。

所以,凭赜拟成形,以形立象,

赜形而上者谓之道,

赜形而下者谓之器。

至于论道,

答案需在《道德经》中探寻。

原创文章,不得私自转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