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群经之始,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指导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另一方面,《易经》的占卜功能始终神神秘秘、隐隐约约。那么《易经》的占卜到底有多大的精准性?孔子是如何评价《易经》的占卜功能的?我们又怎样才能卜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卦呢?
《易经》的占卜功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神神秘秘、隐隐约约,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个人说自己会卜卦,那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个人顿时神秘起来。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因为喜欢《易经》而韦编三绝,但他却忠告世人:不占而已矣。既然占卜是《易经》的功能之一,为什么孔子又劝我们不占呢?
孔子说不要占卜,有三个含义。
第一点,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孔子说不占,但他自己是会占卜的,而且也常常占卜,否则以他的个性,他自己不会的事情,绝不会去反对的。他会占,自己也常占卜,却还告诉大家不要占卜,这是为什么?就是在告诉我们,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熟悉卜卦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第一爻到最后一爻这当中的变化有多少。你请人家帮你占一件事情,如果那个人占的时候就老想这次不要成功,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结果?当然会影响到。而且有的人甚至会做假,倘若背后有人给他钱,收买他,操控他,明明是阳他可能跟你讲阴,那你不是更受害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卜出来的结果是大凶、不利,我们还要不要做?有人说不管怎样就是要做,尽管如此,卜出来的结果还是会影响你,你会感觉到糟糕,这个做不好的,那何必卜呢?既然决定要做,就不要卜了。
第三个,占卜为什么老被人家当做迷信?就是因为它只有少数人会,多数人一看都觉得它很玄妙,看不懂,而占卜的人往往又只能告诉我们结果,无法告诉我们道理,只是铁口直断——卦说这样就这样。这样我们根本不能从中找到应变的方式。
我们应该卜了以后做参考,该做的还是要做,但是要会从当中找到那种迂回的,能趋吉避凶,能把损害减到最小的方式去做,这才是占卜的意义。
所以,我们今天没有违反孔子的主张,并没有鼓励说样样要去占卜,绝对没有。我们只是说要自己占,自己解卦,然后每占一次,会有不同的卦出现,从而了解一个卦,认识这个卦的道理,重要的是透过占卜来理顺自己的思路。因为所有事情在中国社会,四个字讲完了:合理就好。所以只要合理就去做吧。
原来孔子会占卜,并且常常占卜,他说“不占而已矣”,目的是让我们不要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避免失去自主性。那么我们占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卜卦是为了找到自己现在的定位。《易经》把度的空间,分成了64个不同的情境。
每一个人要明确自己处在什么状况,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才合理,这就叫做道德修养。八八六十四卦,也就是64种情境,正好分布在度的空间里面,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现在处于哪一个卦位呢?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卦位,也就是不明白自己所处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只能凭感觉而已,至于真实是不是这样,无从得知。
如果我们弄清楚了这一点,跟人家打官司时,我们就知道去翻《易经》,《易经》里面有一个讼卦,就是讲的打官司这种状况,从中找到要用什么智慧来化解当前的困境,这样就对了。
每一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知人已经够难了,知己是加倍地不容易。我们看别人的时候都是清清楚楚,讲得头头是道,因为旁观者清,可是自己的事情经常是迷迷糊糊,叫做当局者迷。当局者为什么会迷呢?因为我们真的看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看不清楚自己呢?因为眼睛是向外长的。所以我们现在很聪明,把自己的处境悬挂起来,放在前面,当做一面镜子,这就叫做卦。把自己的状况,自己的处境,自己现在的一切一切用卦悬挂在眼前,我们就变成旁观者清,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因应,该怎么样去处理。这样对每个人都是很有利的。
原来占卜就是把自己所处的情境悬挂起来,放在面前当做一面镜子,看镜子里的自己就像看别人的事一样,就能做到旁观者清。但是《易经》总共只有六十四个卦,不同的人占卜肯定会得到不同的卦,这种结果怎么能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都适用呢?
算卦准不准?老实讲,一件事情十个人来算,会算出不同的卦,甚至会算出十个不同的卦,就表示虽然每个算卦的人用的工具一样,所查的书是同一本《易经》,里面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每个人的品德修养不一样,占出来的卦也就不同。
以前如果好久不下雨,干旱了,老百姓穷苦,大臣就会建议皇上去求雨。如果你是皇帝,当你的大臣请你亲自去求雨,你会感觉怎么样?你会感觉很慌张,很惶恐。因为你整个的声誉就看这一次了,万一求不到雨怎么办?求不到雨,天下人就知道你这个皇上品德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人家来求能求得到,你求却求不到。所以,皇帝求雨前都要吃斋,要沐浴,要规规矩矩,什么事情都不敢乱想,要诚诚恳恳去求。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想?就是我们从《易经》得到的启发:人的德性可以感动天地。我想这句话信不信也是个人自己去选择的。你如果说没有这回事,那我们也没有话讲。但是那又如何解释同样去求雨,有人去求就下大雨,有人去求就下小雨,而有人去求就没有雨呢?
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求雨的。而求到雨以后,我们要好好去反省自己——就算求到雨了,也不能太高兴,而是要更加爱惜——好不容易老天看上我,我以后更要修养自己,不然下次又求不到了。如果求到小雨,我回去最起码要检讨三天,想想这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去补救,有什么不对的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