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为避免失联,请加博同品质兄弟号^^
中国人很喜欢讲一句话:山不转人转,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无缘无故的,我们的思想属于必然论,而不是偶然论。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关系也是一样,转来转去都是有冤的人才会碰在一起。当然冤家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情,有看了就讨厌的死对头,也有看了就喜欢的欢喜冤家。所以中国传统观念中另有一番说法,认为亲子关系决定于两代人的恩怨:子女不是来报恩的,就是来报仇的。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说法的真假,在我们的文化中,比较重视道德性的求善,而不是优先反应科学性的求真。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中国人通过“善”来求“真”,而不是用西方人的方式,把“善”的观念放在“真”的基础上来衡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子女的的确确存在两种不同表现:来报仇的子女,父母家财万贯,他帮父母花光败掉,父母生意兴隆,被他搞得一败涂地,就算父母身体很好,最后也被他活活气死。这样的败家子,就是典型来报仇的;来报恩的子女,父母的健康他会全心全意照顾,家境不好他会赚钱来补贴家用,父母名声不好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子女实在是难能可贵。
听到这种说法,很多人一定会着急询问:怎么分辨子女是报恩来的还是报仇来的?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这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其实这种问题根本搞不清楚,只能用中国式的回答:很难讲!因为有的子女是用报恩的方式来报仇,而有的子女是用报仇的方式来报恩。
一个小孩非常乖巧可爱,深得父母的疼爱。父母对他也十分用心,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有用的人。可是刚刚长到十几岁,突然一场意外死于非命,这就是用报恩的方式来报仇。老实讲,孩子很不听话、不乖巧,父母还不会那么伤心。但他的表现一直是报恩的,得到父母的欢心以后,用自己的早逝来报仇,更加让父母伤心不已,成为一生的痛处。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聪明过人且虚心好学,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哀叹是老天带走了颜回。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孔子不久也与世长辞。
相反地,一个小孩从小顽皮,也不听话读书,父母一直被他气得要死。而隔壁邻居家的儿子,从小成绩就好,一直令这对父母十分羡慕。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熬到初中毕业,便不再读书,到一家工厂当了车间工人。而隔壁家的儿子,却出国留学,从事研究工作,更加令父母感到脸上无光。但后来自己的孩子对工作有了兴趣,技术越来越好,慢慢被提拔为车间的主任。直至父母年老生病住院,他忙前忙后照顾得无微不至,父母感叹只有他才是最可靠的。因为隔壁的儿子远走高飞去了美国,父母病床之前无人照顾,最后晚景十分凄凉。所以报仇报恩,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人的一生变化难测,人性是善是恶也并未有定论。既然可善可恶,便证明教养子女的目的即在塑造子女。所以,父母不如不要去想子女是来干什么的,也不要盲目地论断子女是来干什么的。用心把握子女教养的过程才是关键。其实报恩报仇,一半天生,一半人为。天生来报恩的子女,父母如果不好好加以教导,就会忘记了报恩的初衷,或者不知道怎样报恩而变成报仇的孩子。天生来报仇的子女,也可能由于父母用心教养,化解了原有的仇恨,反而更加孝顺,变成报恩的孩子。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作者。如有不当请告知删除。
近期相关推文:曾仕强:君子九思
曾仕强: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原则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集全!太经典了,收藏起来慢慢看!
曾仕强:为什么茶要冲着
曾仕强:爱因斯坦最后的感慨,我下辈子宁可当螺丝钉的工人!
你活不过3个月,算命先生对曾仕强说道:不信看看你的舌头!
曾仕强的10大预言已有7条正在逐一应验,他都预测了什么?
曾仕强:死要面子活受罪?过分热心还不懂拒绝,绝对是害己害人!
曾仕强:我几乎看了世界上所有的豪宅,它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易经》基础知识,乾坤的含义
阅读: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阅读:《易经》透露真相: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从来不是靠努力,受教了!
阅读:《易经》:是福是祸,就看你能不能守住这一点
阅读:《易经》: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人生漫漫,让我们相拥相伴。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