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子曰
简介
透过《易经》观世相,通过慧心写人间
注: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入图片描述最近易学大师去山里采风,我便陪同他一起去了。
坐在开往深山的车里,看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林,我觉得除了像是一幅水墨画外,就没有其它感慨了!大师看着远方层层叠叠的树,一脸沉思地说:
这些树既没有被骄阳普照,也没有笼罩着迷雾,而是在清晨的微明中,坦荡安详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约莫五十岁的道士。他穿着一件藏蓝色的棉布道袍,很是和煦地将大师和我安排进了山林里的两间木屋里。入夜时分,大师和我到林间赏月时,问我对那位先生的印象如何,我便回道:儒雅,很有亲和力。
大师笑了笑,说那位道士可是位厉害的人,他是知名营销学讲师,不过本人私下却是个佛道双修,很是低调的人。他们两位便是同在这片山林采风时相识的。我很好奇易学大师口中,真正厉害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又问了他一些细节。
大师认为在人群中,一个人如果有《易经》里的这三个征兆,都会是真正厉害的人:
1、不会被困难击倒
大师说,那位道士曾经给他说过一句话,叫:
不要在原地哭,即使哭也要在移动中哭。
为何这么讲呢?因为如果我们任由悲伤淹没身心,便很容易在原地一蹶不振。而如果我们很悲伤,但该做的事还是继续做,那么这些悲伤就是流动的,我们便不会被困住,等回过头,自然也就过了。
这句话是道士在回忆起汶川地震时给大师讲的,他亲眼见证了那年的惨烈场面,但是人都向往“生”,生活要继续,所以无数家庭重组起来。
听了大师的话,我回想起我这些年,一旦心中积攒了大团大团挥散不去的积雨云,便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谁也不理,但对问题的解决并没什么用。如果早点儿听到这句话,估计我会更成熟一些。易学大师继续说道:
《易经》中有个卦叫困卦,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困难、挫折,也可以理解为困顿。它的卦象是坎下兑上,即水在沼泽的下方,也就是说沼泽是干涸的,这种状态的沼泽往往有着最粘稠的淤泥,稍不注意就会把人沉下去,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你处于这种境地,你会怎么做?
我本来想象着大师说的画面,还在一边庆幸自己没遇到那片沼泽地,结果大师一下就将问题抛了过来,我有点儿措手不及,便挠了挠头说:
我看过类似的电影,主角们几乎都是步步为营,一个点一个点稳扎稳打地走下去,我其实觉得可以在脚上绑两个大大的木板,减小压强,再走快点儿……
大师越听越觉得好笑,便挥了挥手,说“罢了罢了”,示意我别再继续说下去了,不然一会儿一个玄幻脚本就出来了!
其实我知道大师是想让我说“君子在困顿中不气馁,要坚定不移走下去”这种话,但我现在没处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困顿中,说再多道理也是空谈。但如果我在这种境地了,便一定不会退缩,也不会懦弱地呆立在原地,而是会如道士所讲,在“移动中哭”,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我跑得够快,悲伤就不会追上我”!
其实我后来还悟到:人生在世,不是要去想尽办法逃避挫折和困难,而是遭遇了这些痛苦后,依然可以冒着再次陷入困顿的风险,积极地去尝试。正如《恋爱的犀牛》的一句台词:
很多人疼一下就缩起来了,像海葵一样,再也不张开了,最后变成一颗石头。要是一直张着就会有不断的伤害,不断的疼痛,但你还是像花一样开着。
人只能活一次,还是当花比较有趣些吧!你觉得呢?
2、得失不强求
易学大师认为,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不强求得失。他说道:
《易经》的第六卦是讼卦,它的初六卦说‘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意思就是人总会受到些非难和指责。有争言就意味着有危险,因此有争言不可不慎,其中的利害是明摆着的。其实有许多人,都会为蝇头小利而争得不可开交,但他们真的得到了吗?
面对大师的疑问,我脑里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周末,我表姐在黄昏时分要离开我家时,一股伤心的情绪涌上心头,于是我便泪流不止,哭闹着不让姐姐走,我那时还不知道这种情绪就叫“舍不得”。我妈便给我讲了一番话,令我印象深刻:
你姐姐来我们家了,你很开心,她离开了,你会很难过,对不对?
我抬起盛满泪的眼,点了点头,她继续说:
你要知道,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永远陪着你,只不过有些人陪你久一点儿,比如我和你爸爸,有些少一点儿,比如你表姐;你刚来这世上的时候,什么也没穿,死去的时候,也带不走东西,所以这些都是暂时借给你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你今天强行把表姐留下来,她明天就会缺课,就不能给你读故事了,你想这样吗?
虽然有些话我听不懂,但听到姐姐不能给我讲故事时,还是摇了摇头,这才平息了我的不舍之情。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妈讲的便是得失心吧!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有,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得失只是寻常事,看淡点儿吧!
3、懂得享受孤独
易学大师认为,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享受孤独。讲孤独这一点时,大师没有给我解《易经》的卦,而是给我讲了道士的一个故事:
道士曾与世隔绝了一年。他切断了电视、电话、网络,就独自住在这座山上的木屋里。除了每天看书,就是一周会下两次山,去买菜回来煮饭,偶尔也去山上采采野菜和野果。
在一个月后,那股新鲜劲儿过了,孤独感袭来。他发了疯似的,走了好久找到集市里的公共电话亭,拨通家人的电话,絮絮叨叨说了好久的话。等他回到木屋时,顿时感觉把一年的话都说完了,身体的困倦感也瞬间袭来,便睡了过去。
在之后的大半年里,他发现自己的五感变灵敏了。他能敏锐地听到风吹拂树叶的声音;也能闻到草和泥土被阳光照耀而散发的气味;口中的白米饭也不再靠猪油和盐才能下咽,而是粒粒饱满香甜的感觉;等到下雨的时候,他能用身体感知到湿度和气味的变化……那些他曾认为琐碎的小事,从此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后来,等他再次回到城市中,重新和大家联系时,除了手机里无数条营业厅和天气预报短信外,只有一个人问“你是不是把我电话拉黑了?”当他给通讯录里的朋友发“你好哇,最近怎么样?”大家也都发“哈哈,挺好的,你呢?”没有人发现他已经消失了一年。
道士突然发现,原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用力维系的关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重要。从那时起,他便不再对别人抱太高期待,不再会去比较,也不在意别人说了什么。他突然觉得自己圆满了。
大师在讲完了这个故事后,看着听得入神的我,便开口道:“想要成为厉害的人的话,就先一个人在这儿呆着吧”,说完很快就消失了,留我一个人在原地。
刚开始我还是害怕,因为此时天已黑。但静立一会儿后,便认为自己是“林下山上人”,觉得甚妙!看着天上的月亮,忽感这一刻也还不错。
所以你觉得真正厉害的人是这样的吗?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见解,子曰每条留言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