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谈易经不要害怕失败,掌握这6个字让

人生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人生,而这个没有结论的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学里对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本来世界就是缺憾的,而且不缺憾就不叫做人世界……像男女之间,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做个大少爷,学那“如果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也是个人生观。孔子说“履,德之基也”,是德的基础。“谦”,高山在平地下面,“谦”是一切要谦虚,所以“谦”是“德之柄也”,“柄”是把柄。“复”,就是恢复,回来,“德之本也”,事情要回复到本来来讲。“恒”,做事要有恒,“恒”是“德之固也”。我们讲有恒为成功之本。“损”,碰到挫折,碰到损害,碰到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失败了你就要更求道德的进步,所以是“德之修也”。“益”,碰到好的自然是益了,益是很宽裕的意思,所以说“德之裕也”。“困”,碰到困难才会深思,才会用思考,才能激励上进,所以说是“德之辨也”。什么叫人格?人有个规格,你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依那个规格去做。任何人都有个标准,如果没有一个风范,没有风格,这个人就完啦。忘记了立足点,不晓得谦退,碰到困难就灰心失望,在损益之间不知道利用。人人都怕失败,不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所以失败的真正名字是成功,成功的母亲就是失败。“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你当求利益是不行的啊!人生随时要给自己些困苦的,知道创业维艰,也知道守成不易。自己要时常检点,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范围起来,这就是忧患的道理。所谓“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越是谦退,越是尊贵。这就是有“恒”。最困苦的时候,也还是一样地继续下去,不变初衷,那就一定会成功了。“损,先难而后易”,如果碰到困难,有了损害,就认为对自己不利,那是不一定的,因为祸福是相依的。人生随时要给自己些困苦的,知道创业维艰,也知道守成不易。自己要时常检点,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范围起来,这就是忧患的道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