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上古时期的文学作品,它的内容简直包罗万象,很多人对《易经》的印象就是封建迷信,其实不是的,《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讲述的是天地世间万般变化的现象,是公认的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易经指出:每个人都有一个“阀点”,一旦打开,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
1、每个人都有一个阀点,是认知的极限。
《易经》的变化规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简单一句话,任何人都可以记住,为什么在实际做事中,自己仍然很难做到变通?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阀点。要打开这个阀点,才能应机接物,随机变通。
阀点,是你的极限点。有认知的极限,有行为的极限。
一个人,只能理解和认可,自己认知内的东西,一旦超出自己的认知,他们就无法理解,也不会相信。
《庄子》开篇逍遥游,讲到认知的不同,而带来见识的差别。
斑鸠燕雀的小知,无法理解鲲鹏的大智,所以它们嘲笑和讥讽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打开自己认知的阀点,得到变通。
庄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局限。他们想当然认为,自己经历过的,自己想出来的,就是对的。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同,是别人错了。
孟子是精通《易经》的人,他有一句名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你做什么事,不顺、受挫、行不通了,不要怨天尤人,别找借口,应该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只有你意识到自己有局限,见识有短处,能力尚不足,才能下定决心改变。你的认知发生转变,阀点才能打开,这时,释放顽固思想,得到真正的变通。
3、没有认知限制的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
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是几十年以来的时间和经历,逐渐形成,所以非常顽固。想要一下子扭转,是不容易做到的。这需要时间,一点点改变。
《易经》坤卦说:“履霜坚冰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易经》的变化,来自渐变,都是一爻接着一爻,逐渐变化而来,这是规律。
好的习惯,积累久了,会看到喜人的余庆;坏的习惯,放纵不管,则会有败坏大事的一天
回到开篇,朋友好奇,我是如何做到5点起床的?
他们只看见,今年冬天,我做到了。但他们没看见,过去的几年,我一直在努力转变,改掉熬夜晚起的不良习惯,中间持续了3-5年。
睡懒觉,是我30多年来,养成的行为阀点。要突破这个阀点,中间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破茧成蝶的挣扎过程。我努力了好几年,时而做到,时而做不到,反反复复。
到今年,我突然就轻松做到了,这个阀点一旦突破,就再也不会回去。
现在,你让我再去睡懒觉,睡不着,到了5点,就一定会起来。我会在寅时,感应天地之阳气,清醒自己的头脑,一整天都感到能量满满。这是睡懒觉的人,永远都体验不到的精神气爽。
认知阀点打开了,行为阀点也打开了,从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一马平川。
人这一生就该读一读《易经》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信念。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易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
悟透易经中的道理能帮你度过遇到的坎坷
《易经》自身的复杂广博,深奥晦涩。
孔子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在远古知识匮乏的年代,周易就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
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易经》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读的是这本原文译文对照版《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经》之后发现,里面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读《易经》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一一对应。我看完之后,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为了人生多点好运,早点读懂《易经》,才能更好把握未来!易经可以告诉你:还能根据当下条件,如何选择怎样做才能把成功几率放大20倍!
XLL31图解易经精装本精选月销量¥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