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文章摘自《简易领导学》,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钟敏,汪健。
作者简介:钟敏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当选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会员,中组部清华大学干部培训基地首批自主选学精品课程《领导力实验室》主讲教师,中纪委《简易领导》课程主讲教师,人社部、北京市委讲师团专家,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委员。项目“公共管理高级研修项目”荣获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一等奖。现任清华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
特别适合:管理者;团队领导者。
编辑
知春鹿
字
5分钟阅读
《简易领导学》是一本帮助读者心智定位,培养领导力的哲学书籍。
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反应东方智慧的《易经》更是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天地间,人和自然本是一个整体,万物之间相互转换,达到阴阳平衡。这本书正是从《易经》中提取智慧,以《易经》的领导哲学为线索,阐述领导力的原理和应用。而本书中的“简易”二字,就是使领导从简就易,说明了简易论的结构简单、实用,但功能变易无穷。
当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创新社会”,对领导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合格的领导人需要能够带领团队实现目标,不过现实中大多数领导人或许做的还不够成熟,他们并不能完全让下属“臣服”,让团队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市面上存在大量的书籍来帮助领导人更好的进行工作,书籍对一部分领导人来说,有一定的成效,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领导人面临的问题,是书中片面的文字所不能解决的。
不过幸运的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智慧书籍《易经》中,早就告诉了人们,领导者该有的大智慧。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分享《易经》中的领导力智慧。
明体达用
首先,先天为体,由非理性上升为理性信念。
无论是《圣经》、《古兰经》还是《佛经》,人们要接受其中道理,必须通过文字这座桥梁,全世界范围内,人类早期文明唯有《周易》这本书,是由卦象与文字两种符号组成的。要了解《周易》中的道理,除了文字外,还必须通过卦象这座桥梁。
释迦牟尼临终时,正告弟子:
“我四十九年未说一字的法,如有人说我说了一字的法即为谤佛。”
从释迦牟尼这句话可以明白这样三条道理:其一,文字与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其二,如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释迦牟尼认为佛法用文字与语言根本无法完整表达;其三,释迦牟尼一生都没有找到文字与语言之外的表达方法。
令后人感到宽慰和自豪的是,中华先贤留下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象”的图式,所以没有语言与文字的局限性。
《易经》关于领导与管理本质的发现是人性特质的发现: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领导强而管理弱会出现失控的状态,承诺不能兑现,不能按照计划达到组织目标,预算严重超标。管理强而领导弱则会使组织僵化,没有创新精神,没有愿景的召唤不能产生冲破现状的力量,战略上无法应对环境的变化。
其次,后天为用,由理性上升为务实信念。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易经》是论天体、人和地球的运动规律,也为夺天地造化的安邦治国之学。先天八卦模拟宇宙整体,表现了元素对待、循环转化等必然性规律;后天八卦模拟天地之间,表现了主体运用、随机错综等偶然性变数。先天后天的逻辑展开,各有其领导学意义,大势看先天、详情看后天,如此体用综合运用。
智能生成机制
《易传·系辞上》说: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也就是一切自然和社会的现象,风雨雷霆之故、吉凶祸福之由都统一在《周易》辩论逻辑里,这就奠定了领导者全面、系统地把握整体的基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世界观与价值观、人生观的哲学统一,构成了领导学的智能生成机制。
所谓领导力是先天的本能和后天内化后的经验的表现,并不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它代表了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认识和修炼自己的能力,并且通过实践逐渐习得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在浩如烟海的有关领导学的著作里,对所谓领导力本质的分析大致分为三类,即特质论、行为论和权变论。这三种理论,殊途不能同归,在形成统一的理论方面并无直接帮助。
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易经》等经典相沿数千年,具有领导哲学的核心价值。《易传系辞上》第一章有一个“简易”法则。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与“简”是乾与坤的最基本特性,“知”属于认知的层面,而“能”从属于操作层面,也就是说要在做到容易理解的同时,还能够简便操作。乾卦“有亲”通过人际关系使有限的资源聚合在一起释放效用,坤卦“有功”初始化任务结构。“可久”与“可大”分别解释“易”与“简”所起的时位作用,如果做事遇挫遽生退意便是不能久,心思偏滞而不开阔便是不能大。“可久”与“可大”两种本领齐头并进,才可育德成业,这段话说明乾、坤的“易简”定位之理。
“易简”也就是领导智慧与管理能力。过去有“知府”“知县”这样的官名,其中“知”的含义源于“乾以易知”,“知”与“智”是通假字,应是能动职掌的意思。通常把“智能”二字并称,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在易知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简能,故“智”和“能”是相对成文的。
“易有三义”:易简、变易、不易,取从简就易之意,所谓“简易领导学”是将三种领导学理论统一在领导之道的哲学理论之下。“易简”意指《易经》将宇宙现象简化为乾坤变化的法则,易见简明的智能特质使人便于掌握大道。“变易”是指有所变,这种不断的变化归纳为六十四卦,各种现象虽然化繁为简却也变化无穷。“不易”是指有所不变,天地万物之变虽纷繁复杂但基本规律是不变的,以简驭繁即以法则驾驭现象。
中国人推崇的是《易经》的这种“易简”功夫,至于领导者需要哪些“特质”,采用什么“行为”,表现何种“权变”,应当根据领导力的生成机制生长出来,即“特质”导致“行为”从而“权变”。
总之,通过了解几千年历史形成的《易经》文化,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位领导者的智能乾坤。
以上内容摘自《简易领导学》
作者:钟敏,汪健/图片:网络
策划:扶意寒/编辑:知春鹿
文稿: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