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处世道理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北京最大雀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1019/9579648.html

《易经》象数中,讲究四个点:“动”、“静”、“刚”、“柔”。这一动一静,一刚一柔,好比阴阳,一面为阴,一面为阳,阴阳相合万物生矣。

动静,是偏向于理念的层面。就像是一件事物,它还没有发生之前存在的物理的世界。举个例子,比方说阳台上有一堆椅子的部件,还没能将椅子搭装好。这时候椅子还没有装好,可我们能通过椅子零散的部件得知,这是一把椅子。椅子以零散部件的形式在阳台,是静;我们将它逐一搭装起来,是动。动静结合,最后形成了椅子,从椅子零件到拼装完成的这一个过程,就是它的动静。

而刚柔,是具象化的体现。牙齿是硬的、嘴唇是软的,它是具体事物的现象。说是物质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将它放在人的身上来看,并不是说人的肉体是柔软的,骨头的刚硬的,不单单是这样的。人是有情绪、有思想、有爱好倾向的,我们同样可以将这些,具象化,体现在“刚柔”结合的层面上。

动静有常,常是一种规律,变化的规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可遵循的规律和道理的。大到一个集团的兴衰、昼夜交替春夏秋冬,小至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情绪变化,草木枯荣等等。这些变化绝非盲目,虽然我们不知道将来一定会发生什么,但只要我们知道了变化的规律,我们就能准确地去预测,去判断它。从而通过本身的动静,去做出一些适应和调整。

刚柔断矣的“断”,也并非是一刀两断的断,他是判断的断。我们知晓了事物的规律,了解的其中的变化,我们便可以根据其中的规律做出自己的判断。好比冬天要到了,需要添置棉衣,夏天来了空调要洗了一样。

我们把这样的思想放在人的身上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在它还没有发生前,是会有“动静”的,或许是一件小事,一句话,细心的人便能够发觉。而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平常做的一些小事,说话的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通过这个人表现出来的“刚柔”,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就直观的在我们的脑海中了。从而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如果是那个人,他以脾性、风格,那就会怎么做,然后做出自己的应对。

太极功夫讲究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也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在为人处世之中,也要做到如此,行事有准则,遵循事物的发展原则,用心感受自己身边之人的“动静”,了解他们“刚柔”的一面,什么时候他们会生气,什么时候他们会温柔,我们就能判断出什么时候我们该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相处起来,会更加的融洽,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我们都应该如此,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动静”,了解他们“刚柔”的一面。相信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和不快,都会消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