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路妙解国学
听台湾傅佩荣先生讲的易经,觉得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特别是最关键的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完全曲解了乾卦。
其一,他错解了“群龙”。闻一多在《周易义证类纂》里考证,“群”同“卷”。指龙的身体卷曲、首尾盘拢,引申为弯曲、内敛。正确读音是“卷龙”,但他却以讹传讹读成“群”。
年,凌家滩出土的年前的玉龙,头尾咬合成环,再次证明了闻一多的观点。龙的原型是鳄鱼,鳄鱼只有先弯曲收缩,才有力量前行,它的卷曲动作被称为卷龙。
乾卦六爻都取象于龙。远古发现鳄鱼体形庞大,嗅觉敏锐,神出鬼没,也因食之异常鲜美,将它神话为龙。“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龙肉”就是李时珍笔下的养生大补鳄鱼肉。养龙人古已有之,就是养鳄人。一次我在广州花园酒店,品尝了法国厨皇美食会烹制的“白兰地烧鳄鱼尾”,汁浓肉厚,弹力无比,入口矫若惊龙。
地上的龙怎么会飞到了天上?这源于“东方苍龙七宿”的天象。中华先祖在探索宇宙奥秘时,创立了领先世界的“二十八星宿”。他们将星空划定“东方苍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其中,“东方苍龙七宿”的星座轮廓,像一只爬行的鳄鱼和龙字甲骨文,于是地上的龙飞到了天上(请参见东方苍龙七宿和甲骨文“龙”字对应图)。
傅佩荣错解成“六条龙机会均等”。如果按他的说法,误读为“群(“裙”音)龙无首”,就变成了俗话说的“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只能是凶兆,何谈吉兆?
其二,他不懂“卷龙”。用九的“卷龙”,不是指乾卦六爻里的任何一条龙,而是苍龙星宿周而复始在夜空里的谦虚内敛的弧线。貌似无首无尾,却能推动每个春天的来临,称“吉”。既是对全卦的总结,也是告诉卜卦者此时要做减法。
其三,他不懂“用”字。用是“迵”的通假字,意为通达、相同。“用九”即“通九”或“同九”,指乾卦六爻相同,皆为筮数“九”,由坤演变而来。坤象征腹部,龙卷曲时头弯向腹部,呈“卷龙无首”之象。但傅佩荣从未讲明“用”字的深意。
这句概况性爻辞的现实意义是,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对手,像卷龙路线图一样,把自己卷曲起来。不要不可一世,高挺蔑视一切的龙头,这才会积蓄能量,获得吉祥。西方一位政治家曾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经典,而是如何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和你们讲话。”民主政治就是“见群龙无首,吉”的体现,具有最强的自我校正能力。
(王大路妙解国学,作品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