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记得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网上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只注意手机不再喜欢读书了。因此当读书成为一件非常稀缺的事情,喜欢读书的人也被认为是非常上进的人,大家又开始看重读书,网络上也兴起了各种各样的读书会以及荐书人。正如同所有流行的事物一样,尽管有很多人跟着一起做,但并非每个人都是真心喜欢做的。所以很多读书组织的发起人自己都并不一定喜欢读书,他们只是为了利用大众的焦把书卖给大家而已。尽管读书可以帮人获取到知识或者智慧,但是当你的方向走错了,却只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自己明明一年读了数十本乃至上百本书,自己的生活却依然很糟糕,自己的心境依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的大多数书籍只是把那些通俗易懂的道理换了个形式讲述给你听,这些书籍只是满足了你读书的欲望,却并没有为你提供丰富的知识,当然也无法提高你的涵养。读书本就是一件自愿的事,当我们开始在网上与别人比较谁读的书更多时,就足以说明我们对读书这件事情已经产生了认知上的错误,也就注定了我们即使读再多的书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每个人都想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更好,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首先我们明白相对于读书的数量而言,选对一本好书才是至关重要的。以前我也和大家一样喜欢一些鸡汤文学或者励志文学,但是后来发现这些书虽然能暂时激发我的热情,但是并不能够从本质上丰富我的智慧和提高我的格局。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国学类的书籍,我才发觉究竟什么才是一本好书应该有的样子。国学类书籍中没有长篇大论的废话,而是用最简单的语句讲述最淳朴的道理,传播最深刻的智慧。当你读完很多现代书籍再去读国学类的书籍,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道理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古人悟透了。现在很多书籍只不过以一种非常浅显的方式重复着古人已经说过的话。因此,想要真正的获得智慧,必须要追根溯源,找到智慧的源头。《道德经》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说遵循着早已存在的规律,来驾驭如今的事物,便可以探知远古,这才是“道”所体现的作用。由此来看,大家现在贪图读书的数量其实是背道而驰。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你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可以从古书中找到答案。说到读国学类书籍,大家不要旧疾复发,企图把所有国学类书籍都读完。其实你只要选择一本好书就足够用一生了,我个人建议可以选择《道德经》、《易经》或者《论语》。想让读书真正的为你所用,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对书,然后用心去研读。在读国学类书籍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如同一个泉眼,只要你用心去探索,便会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清泉。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要让这种美好成为你攀比的资本,也不要让它成为你前进路上的负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