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一本易经,只讲2个东西,领悟的人

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把书读薄。厚厚一本《易经》,只讲2个东西,一个是“时”,一个是“位”。时和位,一直在变化,如果我们能得其时,当其位,则无事不成。下面结合案例分享,领悟到的人,得易之精髓。1、不得其时,要耐心等待。在自然界,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休眠。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得其时,顺应其时。我们做每一件事,其实都有时机讲究。只是现代人太注重时间和效率,往往忽略时机的重要性。一件事,如果时机不对,你跑几次都办不成,如果时机对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步到位。这不是巧合,这是时机。我们做事的时机,判断是否合适,看内外2个因素。内因是,你是否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充分准备。如果你准备不周全,会让你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我以前上班时,经常遇到同事出门办事,到了那里,才发现自己缺几样东西,无功而返。外因是,天时。天时是不可控的,你只能洞察和试探。如果一天早上,你还没出门,就和家人吵架,出门以后,又遇到不顺的事,种种征兆告诉你,今日的天时对于你,可能会有点曲折。得其时,如顺水行舟,你做事会感觉很流畅;不得其时,如逆水行舟,你做事感觉不顺,很难推进。《易经》告诉我们,不得其时,要耐心等待。乾卦用“潜龙勿用”四个字告诉我们,时机未到要潜伏积累,打好基础,等待厚积薄发。2、不当其位,要进退取舍。人最怕什么?不怕在上,也不怕在下,就怕不上不下,让人感到难受。处境不上不下,就是不当其位,这种状态,我们要进退取舍。树挪死,人挪活。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不要死磕在一个点上,钻牛角尖,自己要走出来。《易经》乾卦说:“或跃在渊,无咎。”龙潜伏在深水潭里,是飞跃出渊,还是继续在水中待着?这是一个进退取舍,可以无咎。乾卦又说:“亢龙有悔。”这是位不当,已经亢奋过头,需要及时制止,收敛,回头,否则会有悔。“位”这个因素,会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一件事,开始的时候,位是当地,发展到最后,位就不当了。不当其位,时间长了,事情就会出问题,我们要时时反省,进退有取舍,保持当其位。3、得其时,当其位,要马上抓住。古人说,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得其中之一,所以成事有难度。而当“时”和“位”同时叠加,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不能犹豫,要马上抓住,顺势而为。有一个作家,坐飞机遇到一位出版社老总,两人谈话投机,她顺便把自己的写作提纲展示给老总看。老总当时就否定了,觉得不适合出版。这是“当其位,不得其时”。这位作家也没有难过,她回去以后,继续做她的事,也培训一些学生,同时和出版社老总也保持着联系。后来,出版社老总认为她的一些学生创意很好,想让他们出一本书。老总派了一位编辑过去采访。采访结束后,作家接待了这位编辑,邀请共进晚餐。吃饭时,编辑提议作家自己也出一本书。作家把一本书,展示给编辑看,就是一年前在飞机上被老总拒绝的那本。编辑看完后,觉得这本书很好,没多久,这本书就出版了,而且还畅销多万册。这是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和“位”这些因素,都是变化的,以前不行,现在可能会行。这个人不行,可能换个人就行了。我们学易,懂易,就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所以不需要执着,凡事顺势而为,就可以得到自然的结果。以上就是《易经》“时”和“位”的运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