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易经,解读一下我读易经的体会,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我学易经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岁,因为涉世不深,读易经根本就是只认识字,看完书中的解释,也是一知半解,无法领会其中的意图,更别说指导行动了。现在回想,有必要和大家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和体会,对很多读者今后对易经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易经》也是通过全方位的看法,再加上这种时间变化的度量,阴阳矛盾的各种变化,形成了《易经》基本的逻辑思维。全面,多角度,多层次,再加上不针对具体事物发展及时间概念,又要在具体事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这也是运用《易经》的一个主要的方法之一。暂不考虑这样的方法是否缺乏有力的实证资料,因为有些不是暂时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但依据各卦的爻辞和它的阴阳逻辑关系,从爻辞叙述的逻辑来进一步确认,再加以分析和论证,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拟合效果。

解读《易经》的卦辞和爻辞,这样做目的就是专注于经文之中,不受其他时代解读的思维限制,同时也避免个别解读与卦象矛盾,引起读者的疑惑。但无论如何,它经过历史发展流传,在不同方面给了人们智慧的启迪,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部经典的传承,由于时代不同,各自的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客观看来,《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中,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情况的限制,还是有很多与当今时代不合时宜的地方。这需要跳出历史背景,按照比喻说明去理解,回归《易经》逻辑的本意,利用这些逻辑,通过变换现实背景,理解《易经》的更深刻的意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古为今用。这也是这本书起名叫“易”的原因。

当代很多学者老师都为解释《易经》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工作,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让我加快了学习速度。而在一些历史相关书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经文和卦象结构把握不全的问题,忽略了对卦辞爻辞统一性的哲学解读,看上去晦涩难懂,还有些人重视了对卦辞卦意爻辞的解读,也注意到空间的联系和变化,却没有注意到卦辞爻辞的比喻性写法,结果走入岔路。

有些人也把《易经》复归了本源,却是古人对当时社会具体情况的理解和体现,而不是与现实的联系,拘泥其中,《易经》就难以在当代发挥作用。

把每一卦的卦辞和爻辞都用围绕主题中心的观点展开和解释,不仅解决了爻辞散乱无章的问题,而又有了很多新地体会。更能展现《易经》的逻辑内涵。突破他人的想法,把《易经》整理成一部可以用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理论,供大家学习,记录大量自我理解和感悟,利用其中的因果关系,通过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可能我对《易经》卦象的逻辑归纳部分的突破,在当今易学工作者中并不多见,会有所争议,作为学术探讨,却有着现实意义,不仅随时指导思想,也能指导行动,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由于受到自身学识面和悟性的限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在突破以后,可以更明了的表达《易经》的本意,并在逐步完善后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易经》在古时只流传于上层社会,我们能从卜骨发现在殷墟,就能证明,甚至可以反推,发现卜骨的地方应该是阴虚曾经的都城。相对人群而言,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掌握《易经》,并在实际中应用。经历时代变迁后的今天,学习《易经》的人虽然比古代多了,比较而言,依旧是小众群体。

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就是前面提到的困难,更主要的是生活和规则的改变,尤其是古来流传的算命占卜,让《易经》陷入了单一的狭隘。多年来由于身边懂《易经》的人毕竟很少,给注释经文带来很多不便,只靠自学和读书领悟,在把这些领悟总结的过程中,或因自己的理解,或是因为卦象逻辑,给予了很多变化,并没有逐一没给出足够的理由,存在很多不足,也希望大家继续探讨论证。

现在想来,《易经》归纳于卦象,其中的阴阳卦画,并无具体所指,后来有了卦辞和爻辞解释卦象,这些经文也是尽量使用比喻说明卦象的抽象逻辑,本来就涵盖极广,一旦拓展开,更是无法说全。学易者各走一支,出现了很多流派,因为没有注明出处,或者没有按原来的逻辑变易理解,无疑又人为地掩盖了《易经》原本表达的意境。所以要注意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使用《易经》,才是解决颇有争议难点的判别方法,才能做好《易经》的注释工作,同时需要解决好阴阳卦画逻辑和用意的理论支持和修补。让读者都能对《易经》更好地理解,并通过感悟,才会对自己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要读懂《易经》的卦象和原文,就需要弄清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了解有关夏、商、周的历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因为《易经》中记载了大量历史故事,并以各种文学手法进行论述说明。

第二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字的使用方式方法的研究,每个时代的文字使用都有其特点,《易经》的商周文字,表达使用精炼简洁,多用省略句。理解省略的用意,也是非常的必要。

第三就是要用逻辑来解读,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卦辞和爻辞,通过卦画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每一部分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一旦孤立,便会失去原本的意义。

第四就是《易经》的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有对人类各个层次的生活观察,以及对各种事情在不同阶段规律的思索等等,需要在各个方面都有涉猎和深入地探索。

第五就是研究的易经内容要有基本的时序认识,因为最先有的是卦象,然后才依次是卦名卦象卦辞和爻辞。卦象可以解释卦辞和爻辞,但解释卦象用卦辞和爻辞还不够,还要依据卦象逻辑,不然就会丢了很多卦象里有而卦辞和爻辞没有解读的内容。这样会因为内容缺失而误解。至于利用后朝的读易资料向前推导,解释《易经》原文,就需要利用卦象、卦辞和爻辞,反推这些解释。

这些资料繁杂,判断是否符合原意,消耗的工作量也是非常之大。所以参考古人留下的经典,对那些因为缺失而误解的内容进行屏弃,也是非常重要。

第六就是要选几本好书。古往今来多少代,研读《易经》的书籍汗牛充栋,要知道前人的意见和成果,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读,依据我的经验,吉林大学金景芳、吕绍刚合著的《周易全解》写的就很好,黄寿祺张善文写的《《易经》注释》经过了大量阅读史料,对各方意见都有参考,内容翔实可信。可以避免重读大量前人书籍的麻烦。由于这样的书籍较多,就不一一介绍。但这些学者在个别字词的解读上,同样存在争议,需要广采博收,然后进行逻辑分辨,才有助于学好《易经》。

另外在解读《易经》爻辞时发现,它的语言非常形象灵动,用字简练却不失经典,并且表达了比较复杂内涵。比如指代的使用,比喻的使用等等字使用,分辨起来同样存在难度,只有根据卦意再通过对卦与爻之间、爻与爻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的对比分析,才能体会它立体化展现出来的功能,确定字词的含义。

这些具体分析和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与以往的学者的解读,有了新的突破,也是对《易经》卦象卦辞爻辞的重新考量。注意卦象、卦辞、爻辞带来的信息的完整性,还要注意到卦与卦之间的对立和联系。这样会有益于解读它想表达的逻辑的完整。

时间非常快,一转眼又过了三十多年,看到市面上很多书籍鱼龙混杂,心里觉得有必要和学习易经的朋友做一下交流。以便少走弯路,更早的掌握易经的智慧,为自己所用,将来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