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文明此后的发展,奠定了长久的精神文化传统。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哲学家,与海德格尔、马塞尔、萨特等人齐名。他深入研究历史上各国各派的哲学家,最后选出“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四哲作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产生的“轴心时代”的精神创造主体,并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四大圣哲》的小书介绍。
现今,诸多关于孔子出身及其活动的传说都被赋予神秘色彩,夸大其神力,这不仅违背了孔子生前不语“怪力乱神”,更使人看不到孔子作为一个人的珍贵,贬损了孔子以个人的能力和意志所取得的成就。
活字文化策划出版的图书中,雅斯贝尔斯综合西方汉学家的研究,以旁观者的角度,绘制出一幅合乎历史真实性的孔子图像,讲述了孔子的生命精神。在他笔下,孔子的独到见解、人格魅力、处世态度,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孔子
—
作者|[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译者
傅佩荣
本文原刊《四大圣哲》(活字文化策划,商务印书馆出版)
要想穿透传统之层层染墨,对历史上的孔子做一可靠的描绘,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孔子本人曾经记述史实与自家思想,但是现存资料并无可以证实为孔子所著者。汉学家对于重大的事实问题仍有极深的歧见。例如福兰阁相信孔子不曾读过《易经》,而其他资料却显示《易经》为孔子晚年的研究对象。又如佛尔克(Forke)主张老子的年代远在孔子之后,而其他资料却证明老子为孔子所尊敬的师长。这些说法的双方都可以找到许多证据。就目前研究所需来看,我们基于各种源于孔子的丰富典籍,还是可以绘制出一幅符合历史真实性的孔子图像,尽管一些细节仍然存疑。这些典籍足以使我们看到一位人格高度统一的孔子——这与后代中国人所描绘的孔子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司马迁在公元前1世纪所写的《史记孔子世家》以及年代更古老、由孔子弟子编纂的《论语》,都提供了无法捏造的重要素材。我们也将参考孔子生活与思想的文化背景,以及对立学派对他的看法。
生平
孔子生于鲁国,亦卒于鲁国。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家境清苦。幼时喜欢编排俎豆祭仪,模仿各种礼节。十九岁娶妻成家,育有一子二女。他与家人的关系并不特别亲密。他身材高大,体力强健。
孔子十九岁时受雇于一贵族之家,管理园地与牲畜。三十二岁时受聘教导贵族子弟古礼。三十三岁时,他赴王都洛阳,学习周王朝之礼俗与传统。彼时周王朝已分崩离析,为诸侯争霸的局面,而其王都名存实亡,只是宗教中心而已。所谓孔子问礼于老子,即在此时。三十四岁时,鲁君(昭公)为本国强权所迫出奔邻国(齐国),孔子随之前往,由此得聆音乐,学习演奏,沉醉其中,忘了饮食。返鲁之后十五年间,专心治学。
《孔子圣迹图》中的情景:齐景公向孔子问政而最终却不能用孔子,孔子只得离开齐国。
孔子五十一岁时,重返政坛,为鲁大司寇;五十六岁时,进而摄行相事。鲁君(定公)得孔子之助,权势渐张。他平服本国贵族,攻毁各城的防御武力。鲁国国威渐盛。齐国闻之惧,乃选美女能歌能舞者八十人以及文马三十驷送与鲁君。鲁君自此怠于政事,不与孔子谋。孔子为官四载,成就辉煌,至此放弃高位,去国离家,但仍徐徐而行,且行且止,期待鲁君回心转意,重新需要他的襄政。
孔子周游列国约计十二年,自五十六岁到六十八岁。他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在某一国家获得实行。他对自己的主政能力从未失去信心,只是间或发出叹语:“回家乡去吧!回家乡去吧!”最后,孔子在六十八岁时回到了鲁国。周游九国而未得行道,孔子深感“时不我予”。
孔子晚年居鲁,不曾复出从政。他的内心似乎经历过深刻转变。某次,隐者说他是“知道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这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现在他年老体衰,不再求用;但是转而研究《易经》,抉隐发微,删诗书、定礼乐,保存传统,并且教授生徒,有教无类。某日清晨,孔子感觉死亡临近,乃负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要崩塌了!栋梁要折断了!哲人要消逝了!”弟子子贡与之言,孔子又说:“天下不上轨道很久了,没有人追随我的理想,我的生命快结束了。”八日之后,孔子辞世,享年七十有三。
基本观念:承先启后
在帝国趋于崩溃、天下陷入纷乱的时代里,许多哲人智士奔走呼号,拯救危亡,孔子是其中一员。他们所提出的解决之道皆在于知识,而孔子则明确以古代知识为其依据。他提出的根本问题是:何谓旧传统?如何使它成为我们自己的传统?如何使它体现于今日?
这种对待传统的方式,本身即是富于创意的。今日的反省可以使过去的史迹得到转化。把传统转译为明确的原理,可以引发一套今古合一的新哲学。哲学家不必标新立异。犹太教宣扬上帝的启示,孔子则宣扬古代的心声。尊重传统,就避免了傲慢自大,对渺小的自我亦可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会有更多机会得到那些依附传统的人的信赖与追随。纯粹凭着自己的理性去做独立思考是无益的:“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全部时间用于思考,可是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啊。”但是学与思必须同时并进,互相需要。“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孔子自谓“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相信又爱好”。人的存在必须在历史中寻找其实体与根源。他对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