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的北京冬奧會,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處處湧動的青春氣息。谷愛淩、蘇翊鳴、李文龍等00後們各顯身手,帶了太多的驚喜。他們的專注和投入,他們的拼搏與堅韌,他們的包容與團結,他們的自信與超越,展現了中國年輕人的精氣神與青春飛揚。有網友感慨:“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後浪奔湧成頂流。”
孔夫子曾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南師亦說:“青春的活力,永遠是推進歷史文明的動能。”吾輩青年,當與時偕行,我們特此摘錄南師的精彩講述,以饗讀者。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這句“後生可畏”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輕視後一代的年輕人。從古至今,對年輕的後一代都非常重視。孔子說後來的年輕人可畏,並不是怕他,而是說值得用心培養,值得重視。“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千萬不要輕視後一代,不要以為未來的不如現在的。這一點我們不要冤枉孔子了,我們學術界經常都把孔子描寫成非常古板、保守的。實際上孔子的思想最前進,他不輕視後一代,更不輕視後來的歷史,認為未來的社會不比現在差。所以他說你何以知道將來就不及我們?以人來說也是如此。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還沒有成就的話,那也就算了,再沒有什麼可觀的了,這也是事實。
我個人的看法,人類文化永遠是年輕的,到現在為止,永遠都在幼稚的階段,還沒有成熟,假使真正成熟,在文化的立場來看,此時人類的生活就永遠安定了。這個理論是最麻煩的歷史哲學問題,在此我們不去多討論它。這一段也是孔子在鼓勵青年們努力,我們過去有一句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個道理。
——《論語別裁》
孔孟思想並不是那麼迂腐復古的!大家一提到孔孟思想,好像就要復古,所以都是沒有讀通孔孟思想的書!你翻開《孟子》看看,孔子是“聖之時者也”,他是主張跟著時代走的。孔子在《易經》上說“與時偕行”,要把握時代,也就是跟著時代的腳步走才可以。所以莊子這裡也說:“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不為病。”江水東流是一去不回頭,歷史是不回頭的。像我們走路一樣,是走前面這一步路,不是回頭向後面走。
——《莊子諵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在這裡講,為了體會得更親切一點,就借用碧潭這個地方吧!孔子去郊遊,他站在碧潭吊橋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說:“過去的就像這下面的流水一樣,白天晚上都在流。”這兩句話的文學氣息非常重,全部《論語》中,最富於哲學意味的,也就是這兩句話。
孔子並沒有以悲觀的態度來說這句話,而很多的意義包括在內,極高明。從另一面,用積極的觀點來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樣,不斷地向前湧進。所以我們要瞭解,人生就像這股流水一樣。
孔子所以站在上流告訴學生們:“注意呀!你們看這水,過去的都像這樣,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晝夜不斷地向前去。”他這話的意義,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講中國文化,第一部書就是《易經》,裡面就告訴了你“天行健”,宇宙沒有靜態,永遠是動的。中國文化並不主張靜態的宇宙。
人生也是這樣,要不斷求進步。靜是緩慢的動態,沒有真正絕對的靜。譬如人坐在椅上好像很靜,其實並不靜,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迴圈,各個器官也都各司其職地工作著。“天行健”是永遠強健地運行。“君子以自強不息”是教我們效法宇宙一樣,即如孔子所說“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斷前進,也就是《大學》這部書中引用湯之盤銘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觀念,都要不斷地進步。滿足於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論語別裁》
宇宙的生命,無論過去與未來,它永遠是常新不古,所以曾子在《大學》中強調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經》也常提到“隨時偕進”、“與時偕極”的道理,這都是提醒人們不要滿足過去,留戀過去,要展望明天,開啟未來。青春的活力,它永遠是推進歷史文明的動能。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易經》,經典裡頭的經典,哲學裡頭的哲學,提出來“天行健”,這個天體永遠在運動,太陽月亮永遠轉動。“天行健”卦辭下面——“君子以自強不息”。
所以人要效法天體,不斷地前進,只有前進沒有後退。誰說中國文化是靜態呀?所以《大學》上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效法天地,只有明天,滿足于今天的成功就是退步了。修道也好,做學問也好,人生的境界永遠看明天,只有明天,不斷地前進,生生不已,這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生生不已的道理。
——《我說參同契》
生當這個世紀末期的青少年們,傳統的宗教、哲學、教育等道德理性的準繩,已經命如懸絲,失去了它固有的信賴的時候,我們所要的,是有特立獨行和“確然而不可拔”的精神,融合古今中外的所長,建立新的文化機運,使後來的一代走上安定的道路。
同時更需要認識人類歷史文化的成果,它永遠還很年輕,需要新知的灌溉而求其成熟。
任何一個人,天賦的本能,都有不同的個性和幻想,尤其在少年和青年的階段,幻想經常佔據青春活力大部分的時間。幻想不是過錯,幻想加上學識,在思想和行為上,便成為有守有為的學問素養。幻想不加力學,它可能會變成無羈的劣馬,自誤也會誤人。累積人類的個性、幻想、學識,構成為思想、行為與經驗的成果,便綜合成為人類的歷史與文化。
然而任何一個人,由青少年階段富於幻想的時期開始,其間加以力學,或者不學,便早已奠定一生成敗的基礎。到了中年,便是實現他的幻想而付諸實際行動的時期;無論是事功的成就,或是學術的著作,甚至於宗教家們修道與傳道的生活,都不外於此例。到了晚年,大概都是留戀欣賞過去的成果,或者感歎過去的哀樂變為回憶而隨時消逝。所以孔子也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如果以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說,每個人由青少年的時期,腦力開始成長,一直到了五十多歲以後,才是腦力成長到鼎盛的時期。但上天註定人類可悲的命運,正當他腦力和智慧剛好成熟,經驗的累積又正是到達高峰的時候,便像蘋果一樣,紅透熟爛,又悠然地悄悄落地,還歸虛無。天賦特別、老當益壯而成為瑰寶的,那是普遍中的例外,為歷史點綴了壯麗的場面。此外,無論是從事出世事業的千秋人物,如宗教的教主和大哲學家們,或是從事入世事功的偉人,誰也無法逃出這個自然的規律。
人生的生命既然跳不出這個規律,他在智慧上的成就,可以創造歷史文化的期限,又如此的短暫而渺小,所以古今中外,累積幾千年來的歷史與文化,可以說都是青年人扮演主角的成果,中年或老年人擔任編輯而寫成;它永遠都很年輕,並且尚未完全成熟。雖然由原始的宗教而發展為哲學,從哲學的範圍而擴充到今天科學的成就,但擺在人類面前幾千年的老問題,所有人生生命的奧秘、宇宙生命的奧秘等懸案,始終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解答,使人確信不疑而安心於定論。並且顯而易見的,集中古今中外人類幾千年的思想與學術,仍然不能使這個人類社會得到永恆的平安,享受幸福而快樂。
雖然在這個時代,大家震驚於科學的成就,普遍高唱科學文明,但大多數人都被科學文明沖昏了頭,忘記了科學的發展只是整個文化的一部分而已。況且人們又迷失了科學的方向,只把自然科學的發展當作文化全部的需要,忘記精神科學,於是愈來愈空虛,幾乎快要成為思想白癡的時代了。尤其科學的分類雖多,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一個綜合科學的創立,更不能與精神文明的哲學會師,這是一種非常盲目的危機…
我們要想努力為國家、為世界追求新的思想的前途,首先就必須要瞭解現代世界局勢的戰爭,歸根究底,它是一個文化思想的戰爭。無論是西方或東方;無論是工商業進步或落後的地區,總而言之,仍如過去歷史一樣,依然為了物質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的出路而困擾。換言之,就是為人類經濟生活的平均與分配問題,以及人們心理的安詳與精神的歸宿問題而煩惱。
因此我們現代的知識青年,讀書求學,除了為學習基本的謀生技能,以及為救亡圖強以外,現在和未來,便有兩大課題,急需產生新的千秋人物來完成繳卷的:一、是如何為全人類著想,建立新的經濟哲學思想。二、是如何溝通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綜合科學的思想。同時,更需要瞭解,這種屬於人文思想的事業,是一個人的千秋事業,需要好學深思,由博返約去努力。絕不是急功好利,只圖一時之快的工作。也許這與現實的環境有一大段很長的距離,但是“功名畢竟屬書生”。拿這句話來針對這種從事人文文化學術思想的千秋大業而言,應該可以令人深省。
如果只圖目前個人的出路與個人現實生活的需要,歷史上有無數當前的榮耀,也都成為過去了。以眼前的現實,換取永遠的現實;以個人的生命,換取歷史的生命。這在現代青少年的觀念中,實在需要有重新的估價。我們不能讓六十年後的學術思想史上,留下一頁真空的白紙,貽笑于後人。……前面費了不少的時間,反復講述了近代一個世紀以來文化和教育在歷史上演變的陳跡,其目的,為了使我們現代的青少年們,瞭解有關這一世紀的思想和心理問題的來因去果,而後才能真正深入其中心,探討其得失,也才知道如何自強自發地擔負起這一代應負的責任,以及如何建立今後文化思想的方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往期·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
憂患千千結,山河寸寸心——紀念南懷瑾先生逝世九周年
《懷念劉雨虹先生》紀念視頻
南懷瑾先生|如果徹底瞭解地獄,真可以修行了(《地藏經》免費下載)南懷瑾先生
你這樣一次讀書,等於看書一百次,這是學國學的第一步
南懷瑾先生:買一本書不看,對不起書啊!
南懷瑾先生:人生的際遇命運都有因果,歷史也有大因果讓孩子謀生自立的最重要一點
中國富強歷來不靠外資,為什麼?
時光迅速,用在哪裡最好?
現代社會的女性,學會獨立謀生的專長尤其重要
◇電子書下載◇《楞嚴經》把最高的秘密都說了(附南師《楞嚴大義指要》)“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中国读书人的发愿立志
◇電子書下載◇年輕時,我一直帶在身邊的兩部書做學問繞不開的入手處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不妨試試這個辦法
教你一個開發孩子智慧,讀教科書一看就懂的方法
“無師自通”的學習奧秘
兒童節,送給孩子受用一生的10個字國防軍備一定要充足,才可以維持國際間的道德與和平
要懂得“吃飯難”的道理中國文化與眾不同的政治哲學思想
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這一個卦象,同我們目前的國運正相關
苦才是人生?股票、期貨、金融衍生產品...不要玩昏了頭……身修天爵貴無比
真正的政治最高點是四個字,“安居樂業”水災、疫情、地震...人生苦難不斷的根源是什麼?
老子千古不易的密語看相算命靠不住,大丈夫能造命
為誰而讀書
成年人的第一課會賺錢不是本事,會用錢才是真本事
你認不認命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現代世界局勢的戰爭,歸根究底,是文化思想的戰爭
“美國式民主”的選舉挑剔病
人能做好這六點,就天下太平了中國人的“武德”,全在這四個字
你將來生了病,就用這個辦法對治,你懂了就解脫了
逢凶化吉的“密碼”不要被好壞的名譽所騙,只問自己真正所建立的是什麼
世界的劫運,國家之共業,要靠大家一起修正才能轉化
教化的最高道理,“無師自通”“游心於淡”,使心境永遠是淡泊的
現在的世界政治形勢,就是春秋戰國的放大
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這一刻開始,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
中華民族為何歷經磨難而永遠打不垮?只有一個原因
我從不跟著時代走做人做事守本分,窮人不必擺闊,有錢也不必裝窮
各行各業的人有個通病,問到前途方向卻很茫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