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年来,“国学”越来越成为显学,更多的朋友都开始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古人云“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今天我就来为各位讲解一些《易经》的入门知识,保证各位听得懂。
首先,各位要明白一件事,《易经》是讲阴阳的,《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所谓的阴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那么在《易经》当中,哪一个代表阴,哪一个代表阳呢?很简单,一条杠的,就代表阳,这叫作阳爻(yao),一条杠断开,成了两条断杠,那么就代表阴,叫作阴爻。
《易经》中说,太极生两仪,太极就是混沌,混沌无阴无阳,自然也就不生不灭,也就是老子所谈到的“道”。
如果各位熟悉佛家,会发现这其实跟佛家所说的“佛性”很类似,因为“佛性”也是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
好,我们说回来,太极分成了两仪,两仪就是阴阳,我们前面说了,阴阳同时出现的,按照《道德经》的说法“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阴阳是同体的,但是我们往往只看见阳,或者只看见阴。
举个例子,当我们得到元的时候,就会想着我得到元,其实这里隐藏着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你也会失去这元,得到与失去就如同是阴与阳,同时存在。
《孙子兵法》中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意思是善于作战的人,只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能使敌人一定被你战胜。
其实《孙子兵法》这句话跟上面我说的阴阳是类似的,胜利跟失败,就是像是阴与阳,当你胜利的时候,那么你必然要面临失败,就像是拿破仑打了那么多胜仗,最后还是遭遇滑铁卢之役。
一个善于作战的人,虽然不会胜,但也不会败,同理,不胜与不败,依然是阴与阳。
各位明白了阴阳是同体的,那么就会明白为什么是两仪生四象了,前面说了,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分出来的两仪,也就是阴阳,同时也代表着对方,所以就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
阴阴,阴阳,阳阳,阳阴,所谓的“阴阴”,“阳阳”,并不是两个阴,或者两个阳,他们彼此之间依旧有区别,仍然是一种“阴阳”关系,阴阳不是两个固定的东西,而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好,接下来,重头戏来了,四象生出了八卦,而四象各自可以看成是阴或者阳,同样按照孤阴不长,孤阳不生的道理,变化继续。
于是出现了阴阴阴,阴阳阴,阳阳阴,阳阴阴,阴阴阳,阴阳阳,阳阳阳,阳阴阳,也就是八卦。
按照易气往上升的规则,所以我们把上面八卦的阴阳从下往上看,于是分别是坤卦,坎卦,兑卦,艮卦,巽卦,震卦,乾卦,离卦。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这里的“三”正是对应了八卦的三个爻,也就是天地人三才。
我想请问各位一个问题,天地出现以后,如果没有人,万物存在吗?很多朋友都会说存在,那么我想问各位了,如果没有人,你怎么知道存在?
你说,没有人,万物也是客观存在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山谷里有一朵花在盛开,那么这朵花会知道自己在盛开吗?这朵花会知道它是一朵花吗?会认为你会认为这朵花在开放?
佛家说“相由心生”,当人不存在的时候,也就不存在万物,只存在一个混沌的空间,为什么?因为没有分别!花、草、石头,盛开、凋零,都是人所作的区分,如果人没有这个区分,那么一切都是浑然一体,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混沌!太极!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不是太能够理解了,没事,这很正常,我们的古人不像是西方人,他们始终都将自己跟天地看成一体,因此了解世界的方式相当特别,正如邵雍《观物吟》所说的,“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我们自己就是小宇宙,而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了解这个大宇宙的秘密,就是我自己身上。
好,今天就谈到这里,如果要跟各位说八卦、64卦,其实很快,但是要了解为什么是八卦,有什么依据,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去靠近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否则你始终会用西方的逻辑推理思维,缜密地去思考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你就不容易看懂《易经》,因为东西方本来就是两个“系统”,你不能用另一个系统来看这个系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