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国学经典,首先应该有二个基础的沉淀。第一个基础是要经过扎实的古文知识的教育和知识积累,因为国学经典中的古文汉字羞涩难懂,没有扎实的古文文化知识的积累很难看懂;另一个基础是需要历事,国学经典中深奥的道理需要丰富的人生实践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奥秘,只有历经世事的磨炼,再结合国学经典中的教导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在众多中华国学经典中,《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万经之源,《道德经》被推崇为万经之王,《大学·中庸》是四书五经之首,现以此三本影响力最大的国学经典为代表,阐述如何阅读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是一本神奇的经书,《易经》是一本天人合一的学问、是一本精确定位的学问、是一本预测未来的学问、是一本趋吉避凶的学问、是一本以德为本的学问,然而阅读《易经》的问题在于看不懂,那应该怎样阅读学习?其实读《易经》不需要看懂,只需要相信,读《易经》首先要从学会占卜开始,相信《易经》也是从相信占卜开始的。而无论占卜准确与否都不重要。
《道德经》是一本变化的经书,《道德经》一字多义、一句多义,读《道德经》的问题在于不知哪种解释是正确的。然而读《道德经》不需要究竟其一字、一句到底是哪种解释,你认为是什么样的解释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接受哪种解释,《道德经》指导人生处世,强调“道”与“德”,你具备什么样的“德行”即能“得到”什么,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德行”,因此能“得到”《道德经》的释义也不同,《道德经》正是用它的一句一义不一而同地指导着每个人,让每个个体人具备不同的阅读感悟和智慧,这正是它具有的变化的功能。
四书五经之首《大学·中庸》因为经书中一句话的存在而奠定了它在群经中的地位,这句名句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它教导人们,我们的自然禀赋称为“性”,顺着本性做事就是“道”,按照“道”的原则进行修养叫作“教”。按照这句的教导,人们找到了做事的准则,就是顺着本性做事。顺着本性做事就合乎“道”。如此,我们是否只要学习并践行这句话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人生在世,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做人做事展开的,掌握了做人做事的准则就掌握了生存的准则。这样,对于经书的其他章节内容是不是不需要奢求掌握太多呢?
正是因为这样,它仿佛在告诫我们读者,读经书不一定需要通篇阅读,掌握每字每句的含义,一本经书,往往只需要读懂并践行书中的一句话、一个实例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