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旷世奇书,说它是奇书,因为它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包含了人的一生,基本上对于人生已经说透了!
易经经历了三代人,伏羲发明八卦,周文王进一步补充,最后传到孔子这里,但孔子并没有加以修改,可以说是一个字都没有修改,反而是又写了很多来解释。很多人对于易经就停留在八卦,占卜,但其实这仅仅是最浅层的认识,易经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源头,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个卦象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
1、善良,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易经》里讲:厚德载物。一个人真正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如果不修德行,哪怕是一时走远,也终将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地不仁,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别。但是对善良的人,却格外青睐。善念是种,善行花,善报是果。一个人积德行善,自然有福。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几年,学坏几天。无论是谁,都要绷住善恶那根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祸患,享受幸福人生。
2、懂得知足,是真正的富足
“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满足,这是痛苦的源头。人生,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绝不复杂,也不神秘,就是阴阳二气的转化。人也一样,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更应该发奋努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生在世,要有活力、有干劲、有理想、有目标。当然,这并非说你一定要功成名就、干出一番事业。而是说,一定要有事情做,不给自己游手好闲的机会。特别是年少的时候,多学习、多提升,技多不压身,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绽放自己的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每一个愿意付出努力、坚持不懈的人,总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是涵养福报的古籍!若觉人生迷茫,便来读一读它
民间流传着手里拿着易经,哪里都不怕!在古代人看来,《易经》历史悠久,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拥有一切。《易经》共有64个卦,与64个人生道路管理决策决策相匹配,一目了然。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真的要花一点时间去读《易经》,去豁然开朗的智慧,也许也会让你有一种开悟的感觉。
《易经》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应有尽有,而且历史悠久,也正因为如此,更难理解,普通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奥秘。
因此,自古以来,许多人把《易经》当作一本占卜算命的书,更有人把它当作迷信活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易经》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理论的源头,它将不同的生活环节解释得淋漓尽致。
从宇宙空间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所有的规律都在《易经》中。孟子晚年独自钻过《易经》,曾感叹加我多年,50年学易,不能大过。
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都是以《易经》中的锣卦为基础。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我是一个沉迷于《易经》的人,但是当我第一次接触《易经》的时候,很难理解,因为原著都是古文。那段时间,我一直很烦恼。
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一个同事向我推荐了这本《易经》的详细解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