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贵在心淡。有些事看得太清,乱于心;有些人看得太真,困于心;有些情看得太重,伤于心。
人生不易,走着走着就有一个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让你难以自拔。《易经》中包含了人们的命运真相,64卦每一卦都对应着不同的选择和命运,只要你悟透了,便能掌握生命的真相。
《易经》提醒后人:人生有3大陷阱,提早发现,别让自己陷入深渊。
第一、掉入“舒适”陷阱,容易让人丧失斗志
《周易·乾·象》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是古人心目中的道德模范,如果君子可以掌握天地运行的规律,或者说明白宇宙是不断运行的道理,这样才能知道去效法天地,做一个永远不断前进的人。
而第二句都是说一个君子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应该像天地一样力求进步,做一个发愤图强不懒惰、有德行的人。
自强不息的反义词就是懒惰成性,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舒服区域内不思进取,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斗志,一旦落入舒适陷阱想要回头就特别难了。
第二、掉入“浮躁”陷阱,容易招致灾祸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沉稳厚重是一种德行,能够让我们免于浮躁。以包容的德行,承载万物。不骄不躁,越厚重,越有福。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则会在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感悟人生道理。
“括囊。无咎,无誉。”戒除浮躁,要做到谨言慎行。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管住自己的嘴巴,就像扎紧钱袋一样。这样做纵然不会给人带来荣誉,至少也不会招致灾祸。
“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盛气凌人者,总以为自己聪明天下第一,骄傲自负,趾高气扬,可却忘了有本事的人沉稳厚重,明白谦卑。
第三、掉入“固执”陷阱,容易惹出祸端
《易经·》:“尺嫌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替,以存身也。”
生存之道,在于能屈能伸。虫子收缩身体,是为了更好地伸展;蛟龙蛰伏化作蛇,是为了保全自身。
人越固执路越窄,想法也就越单一。
固执己见不懂变通,是人生第三大陷阱。
《易经》第十七,爻辞曰:“泽中有雷,刚来而下柔。天下随时,君子以象晦入宴息。”
雷霆隐没进大泽之中,阳刚谦居于阴柔之下。君子在傍晚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到家中准备休息。都是为了韬光养晦、相机行事。
《说文解字》讲,“随”字取随和、顺从的含义。
自然与人事无异,知进更要知退,能取亦需能舍。
随卦的含义,就是顺应形势,舍弃固执。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有转不过弯的死脑筋。
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是涵养福报的古籍!若觉人生迷茫,便来读一读它。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手捧易经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易经》一共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法,道明了婚恋、家庭、教育、职场的基本发展规律。
人在这世间一世,真的得好好花点时间去读读《易经》,去大彻大悟里面的大智慧,或许会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易经》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涩难懂,一般人很难参透其中的奥妙。
所以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把《易经》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书,更有人将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易经》中将不同的人生阶段怎样为人处世讲解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堪称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
大到宇宙,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法则全都在《易经》这本书中。孔子在晚年独钻《易经》,还曾发出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全都是以《易经》中的卦象作为自己的立道之本。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我就是一个痴迷《易经》的人,但是最开始接触《易经》时,由于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让人非常难以理解,那段时间,我一直苦恼不已。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易学同好向我推荐了这本《图解易经》,这本书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在其中加入了全注解全译文,彻底解决了我的阅读难题。
而且其中并不只是讲一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联系实际生活,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为我们讲解64卦的奥秘。
其中涵盖了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以及《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
过这本书,不仅让我轻松入门了64卦的学问,而且受益无穷。所以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苦恼,那就不要犹豫了。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