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易学大师尚秉和,在他的著作《周易古筮考》中记载了一则有关纪晓岚少年时期的易经故事。
据说纪晓岚在乡试前,他的老师曾经为他起了一卦,得到的是泽水困卦,三爻动。
泽水困是《易经》中的第四十七卦,指的是人处于穷困之境,也象征着才智难以施展,处于困乏之地。纪晓岚的老师双眉紧拧,又看了看爻辞,上面写的是:“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困在了石缝里,处于一片名为蒺藜的植物中,回到家里见不到自己的妻子,很凶险。
于是纪晓岚的老师大失所望,觉得纪晓岚这次乡试肯定落榜,不仅如此,可能还会有别的灾难。
纪晓岚却表示不敢苟同。他认为,易经哲学最重要的原则是变易,即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判断的方式也不同。比如爻辞“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当时纪晓岚并未娶妻,不符合爻辞所讲的情况,所以这句爻辞不能生搬硬套地用在他身上。
纪晓岚认为“困于石”指的是他这次考试会被姓石的人所困扰。“据于蒺藜”,蒺藜是一种像米的植物,这次考试一定会居于米姓人之上。而“入于其宫,不见其妻”这句,说的是最终结果,指的是最终进入发榜环节后,会发现没有能够和他相比之人,也就是一定会考上。
果然,发榜后得知,纪晓岚乡试第一,第二名为石姓,第三名为米姓。
纪晓岚的老师断定纪晓岚落榜主要是因为缺少辩证的思维,对于具体问题没有具体分析。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中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易经》也是一门讲求辩证的学科,《易经》中的爻辞通常精炼且具有多义性,这就要求必须活学活用,不能刻舟求剑。就像元代易学家赵汸在他的《周易文诠》中说的那样,《易经》中的爻辞需要反复推敲,并结合人事变化之道才能够真正体悟其中的道理。
参考书目:《周易文诠》《周易古筮考》《易经》
(作者简介:然道人,曾用笔名阮咸、叶法易。现为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磨铁文学签约作家。)
本文内容为原创,未经过原作者或者现发布者的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