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详解第15篇蒙卦是生命诞生之后,童

北京权威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092833.html

接着卦序我们来看第四卦蒙卦。蒙卦是生命诞生之后,童蒙启智,迷糊摸索的象。

《序卦传》: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第一个蒙字是蒙昧、懵懂;第二和第三个蒙字,是名词;第四个蒙字,是启蒙。万物诞生之初是蒙昧懵懂的,很稚嫩,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叫蒙,既然蒙昧就要启蒙。这是序卦传表达的含义。

蒙卦的卦象是山水蒙,上面是艮卦、下面是坎卦,山在水上,水被山挡住了,有障碍,一片朦胧,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蒙卦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sh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谈的是启蒙教育的问题,任何生命的开始阶段都离不开它。蒙卦有“亨”、有“利”、有“贞”,没有“元”。那个创造性的元不是真的没有,是被蒙蔽起来了,所以需要启蒙,把元给恢复回来。我们看小孩学说话,真的是学吗?我看不见得。人从出生时候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他就已经会发音了,我们后天的教育只是启蒙他发音是可以有规律的,有规律的发音,就是说话。至于发音,他本来就会,只是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心智还不成熟,不会有规律的发音而已。

卦辞一开始就是“亨”,点明了蒙卦是亨通的,这是启蒙之后的结果。“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应当是学生求教老师,不能反过来。不是他自己想了解,由别人强行灌输给他的东西,是存不住的,没有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是同样的内容,学生的成绩却有好坏,原因就在这里。那些对上课内容压根没有兴趣的学生,老师讲出花来也没有用。早些年有一句比较火的台词,“我们听说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听过很容易,不是真的懂,也没有按照听说的道理去做,当然过不好了,听和没听一样。所以学习是一件很主动的事情,不是我学到、悟道的,你教给我我也守不住。读书学习,我认为有几步,第一步是知道内容,第二步是理解了内容,第三步是把理解的内容通过辨析的去伪存真,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用来身体力行。到第三步完成,这个书才算读通了、教育才算完成。后面接着说,“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筮”,就是占卜。古人占卜有一堆的禁忌和讲究。在占卜的前一晚上要早睡,不做任何事。上厕所之后要洗手,保持身上的洁净。晚上11点以后不卜。心不定或者心不诚,不卜。奸秽盗淫的事,不卜。一件事只能卜一回。占卜最好在神案上进行。除了这些还有别的,不讲这么多了。“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第一次来占卜,把结果告诉你了,你不听,又来问,这是亵渎,亵渎就不告诉你了。这是接着占卜来讲教育。一个问题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问老师,老师就不搭理这个学生了。这么做对学生才是真的好。这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要正心诚意才会有利,才能学到东西。换句话说,前面的“渎”是一种不诚心的状态,所以要“利贞”,“利贞”,就是告诉学生,回头去把心态调正了再过来。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山下有险”,蒙卦上卦是艮,艮为止。下卦是坎,坎为险。“险而止,蒙”,碰到危险,先停下来,想办法把危险给克服掉、终止掉,就叫“蒙”。这一段是讲卦的结构。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这是讲蒙卦亨通的原因。

蒙卦能够亨是因为蒙不是常态,它归根结底是要被开发的,启蒙开发之后就通了,通了就是亨。蒙卦有两个主爻,九二和上九,这两爻代表老师,两个老师又以九二的教育方式为主,其他四个爻代表学生。“以亨行,时中也”,我们先来看“时中”这两个字,时间的时、中间的中。结合卦象和各爻的爻辞来看,“时”是指九二爻和上九爻,“中”是指九二爻。九二和六五相应,第五爻是在高位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很了不起,向上虚心接受上九的教导,往下又愿意放下身段,不耻下问来请教九二,对两个老师来说,这叫“得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时代了。九二爻在下卦的中位,他很正,没有任何问题,这叫“得中”。作为卦主,九二既得时又得中,并且老师本身就是亨通的,他不蒙,蒙的是学生。老师亨通,加上得时又得中,做起教学来,就更加畅通无阻,把所有的学生都带出了蒙卦的状态。这就是“蒙,亨,以亨行,时中也。”的含义。“时中”是老师“亨行”的条件;整个卦的亨通,是因为老师教学没有障碍产生的结果。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对于“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用了“志应”两个字来解释。“童蒙”是六五,“我”是九二,学生跟老师相应,就叫“志应”。志是内心的想法,一个想通过老师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个想通过学生传播自己的思想,是非常良性的彼此需要的关系。“初筮告,以刚中也”,学彖传有一个小技巧,一般在彖传里提到的爻,大多是这一个卦的主爻。“刚中”代指九二,是主爻。“以”是告诉你所以然。“初筮”是学生带着求学的诚心来了。“告”是回答。“初筮告,以刚中也”,连起来是说,学生带着诚意初心来向九二求教,老师感受到了这个诚意,就应该把知道的告诉他。“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如果学生的心态不对,这是对老师的亵渎,就不用理他了,不必强求。最后一句“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蒙是“童蒙”,在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童蒙”时期的教育,小孩越小就越容易打好基础。“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把“童蒙”导向正道,这是造就圣贤的伟大功业。古人说“三岁看八十”,小时候扎下的根,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到老都不会改变。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卦上卦是山,下卦是水,这里没说“山下出水”,却说“山下出泉”,这个意象需要我们好好领略一下。山体是不平的,每当下雨的时候,大部分雨水顺着山流下来,就流走了,还有一部分渗到山体里存了起来,这部分水顺着岩层倾斜的方向流,遇侵入岩体的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就形成了泉水。泉水没有雨水那么明显,当它没冒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闭塞的状态,看不见的,就像人在蒙昧的状态下不能自知。一旦冲破了那个阻碍,就会喷出来,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海。这是泉水出蒙的过程,和“蒙以养正”的过程很像。“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受到启发,就以果断、坚决的行动,来培育品德。你看,泉水都能够冲破阻碍、都能够“出蒙”,“君子”为什么不可以呢?“果行育德”,强调的是修德的行动力。“育”这个字,是母体怀胎的象。有教育、养育、培育、化育的意思。“君子以果行育德”,既是针对老师说的,也是针对学生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