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宇宙大变化的推演数字为五十占筮的时候,留出来一根不用,象征太极,实际只用四十九根。衍:演,演绎;有宽广的意思,所以称大衍。
分而为二以象两。
将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握于两手,以象征两仪。
挂一以象三。
从右手中任意取出一根,挂″即挟在左手的无名指与小指之间,象征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将左手、右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象征四季。
揲:数,数蓍草。
归奇于扐以象闰。
把最后余下的蓍草,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中指与食指之间,以象征闰月。
归:归放,归于、放置。奇:四根一组数蓍草,剩余的蓍草。扐:手指之间。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农历五年闰月两次,所以在占筮中,也两次把剩余的蓍草夹在手指之间。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为阳,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代表;地为阴,用偶数二、四、六、八、十代表。
天数五,地数五。
代表天、阳的数有五个,代表地、阴的数也有五个。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代表天、阳的五位奇数:一、三、五、七、九归到一起,代表地、阴的五位偶数归到一起,各有不同的总和,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得:表示计算的结果,如三三得九,1十2得3。五位相得:就是五位数相加得出。合:合计,总和。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天地之数总计五十有五。
凡:总共、总计。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些数字构成宇宙间各种变化的象征,就能进行神奇地推演、预测了。
此:这些数字,天地之数。成变化:构成变化的象征,模拟变化,演绎变化。行鬼神:推算、判断、预测的行为象鬼神一样神奇。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乾卦六爻皆阳,假如都是老阳,即六个爻的策数都是36,那么,36X6=策,坤卦六爻皆阴,假如都是老阴,即六个爻的策数都是24,那么24X6=策,总共有策,相当于一年的日数。
策:推算时蓍草的根数;蓍草或竹签子。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易经》上下篇,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阴爻、阳爻各一百九十二,各乘以二十四与三十六,合计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以相当于万物之数″。
是故四营而成易。
所以,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于扐而成为一变。
十有八变而成卦。
四营成一变,三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为六爻,即一卦。
八卦而小成。
卦由下方开始画,一爻一爻的算出,经过九变,得到三画的卦,也就是八卦,这是小成果。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一爻一爻地继续推演,得到六画的六十四卦,根据卦辞、变爻的爻辞,则天下事物的变化巳经尽在其中了。按照这样的推演方法,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成一卦,每一个事物的组成部分又可成一卦……以至于无限的应用,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则全在卦爻之中了。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懂了数理变化的原理,就能显现、明白道一一形而上的本体、神明的变化规律,演化模式,以及它的功用;所以可以应付天下之士,也可以辅助完成神″(道)的运化的功能。
显:显现,明白。道神:形而上的本体,神明。德行:功用,功能。酬酢:泛指应酬。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孔子说:“懂得《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他也就知道神的所作所为了”。
《系辞上》第九章的主要内容:
一、古老的蓍草占筮方法。
二、天地之数,大衍之数。
三、蓍草占筮以及弄懂数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