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易经 >> 易经版本 >> 天人合一话周易

天人合一话周易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几乎每一个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每一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都以它作为研究对象。所谓天人关系,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最早反映在《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点。它强调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一面。孔子的观点与《周易》是一致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道家老子从总体上也持“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这句话,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正式提出的。这个观点,对中医学说的影响极大。另一种观点是“天人之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这个观点由荀子提出。他主张“明天人之分”,强调人,并认为人可胜天。

我们阅读汉代一些易学家的论易之书,对所谓“三才”之说印象极深。“三才”之说本源于《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的六爻重叠结构,都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象征性图式:其中初爻、二爻象征“地”;五爻、上爻象征“天”;中间三爻、四爻象征“人”。这“天”“地”“人”三才,统一于每个卦体之中。《系辞传》看到了这一奥秘,并加以阐述: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就是三才。道,即一阴一阳对立统一、互相转化这一客观规律。这句是说:六爻刚柔所产生的种种变化,反映了天、地、人宇宙间最根本的客观规律。

又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又作‘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句是说,(《周易》这部书广大无不包括,无不具备),有“天”之道、“人”之道、“地”之道。“道”为一阴一阳,故兼三才而重之,以设六位。六位并不是别的,而是代表着天、地、人一阴一阳之“道”的原理。这里的“天”“地”,在哲学思维中指的是人的思维理性所能把握的客观自然界,也就是“天人合一”中的“天”。

所以说,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三才”结构,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天人”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的,更不是相互敌对的,而是彼此变通的。这种变通,就是以爻变为符号、运动的阴阳相互转化,建构成“天人合一”的动态结构。我认为《周易》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天人关系:

1.《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与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系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上所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天地万物的规律)。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书所包含的道理十分广大,从远处说则没有止境;从近处说则止于一身即可验证;从天地间的事物说则无所不备)。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的作用是什么?它是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道理以判断事体,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此而已)。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总之,是用《易》来明白天道,细察民事的)。

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是认识对象的反映,它以描摹客体为务。它的另一头又联系着认识的主体,是主体赖以认识客体的依靠。又恰如《系辞传》上所言:“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书的产生,是“圣人”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研究了极其微细的运动变化。唯其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所以才能开通人的思想;唯其研究了极其微细的运动变化,所以能够判定天下的具体事物;唯其变化之快,所以不急走却迅速,没看到行动却达到了目的)。“圣人”就是这样利用《周易》所揭示的事理,去认识世界。《周易》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就反映了《周易》把“天”和“人”是区别开来的,这正是《周易》明显有别于先秦其他著作的突出之点。

2.《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肯定天与人的区别,同时又重视天与人的联系

对于天与人的联系,道家也十分重视,但其性质大异于《周易》。道家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有思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状态中去,像庄子所主张的那样“万物一体”。《周易》则强调天与人的规律性,无论是天的运动,还是人的活动,都不是或不可任意而为,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豫卦·彖传》有这样的话:“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豫,安也,乐也。顺理而动则安,动而和顺则乐,豫之义也。”(王申子语)如,从;过,失度;忒,差错;清,犹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豫”卦所言的顺其事理而行动,天地的运动都顺从这个客观规律,更何况建侯封国、行师作战一类的事呢。天地顺其固有的规律而运动,所以日月运行不失其常规之法度,四时的循环变化没有差错。“圣人”顺其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动,则刑罚清分,万民服从。这说明无论天道还是人事,都须“顺以动”,“豫”的意义重大啊!

“天地以顺动”,指出天地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其动是自然的;“圣人以顺动”,指明了人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人之动是有意识的,非自然的。在遵从“规律性”这一点上,天与人都不可违背。类似这样的论述,在《周易》中尚有多处,且举几例,以观其义。

《观卦·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神道,即阴阳变化之道。蔡渊注:“神者,即《大传》神易之神也。在天则阴阳不测。”忒,差错;设教,设置政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观视上天的阴阳变化之道,而知春夏秋冬四时运行没有差误,是“天道不言”而以其无差误这一事实使人信服。“圣人”体现天道无差误而去设置政教,不必采用政令、刑罚这类强制性的措施,而应通过自己的行为无差误去行“不言之教”,这样臣下无不受其感化,则天下归服。

《恒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恒久,是说对立面处于某种中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持它的相对稳定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客观自然规律,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有始则有终,有终又有始,终始相因,往复不穷(说明了不变的相对性与变化的绝对性),日月照耀大地,这是恒久不变的,但这个恒久不变的照耀,又是以得天作为它的存在条件的,没有天这个客观条件的存在,日月照耀就不能恒久(强调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与相对性)。四时的运转总是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顿,发展无限,万物由此而生生不已(这又强调了变化的绝对性),这种万变之中有不变,变化绝对性与不变相对性的关系,“圣人”经久地掌握和运用它,推行教化,来成就天下人。

《咸卦·彖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感,即阴阳二气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感,万物才能变化生成。“圣人”之心与民众之心交感,而天下和平。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种阴阳二气相感,男女相感和“圣人”与民众相感,看到了万事万物都是由于对立面互相感应,才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就是事物的普遍性情理。

《颐卦·彖传》:“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颐,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养生的正道,就是适时而有节,如天地养万物,当寒则寒,当暑则暑,万物养得其正而生生不息;如果当寒而暑,当暑而寒,天地就不能生养万物。治国亦如此。“圣人”君主一人,岂能养万民之生,主要得依靠培养“贤人”,通过他们去进行治理,天下才能得其所养。“颐”的注重及时,重大啊!

从上面引文中可以看出:《周易》“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天有怎样的规律,人也有怎样的规律。天恒久,人也恒久;天地感,人也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万民。人的规律与天的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学术界也颇有争议,就是《周易》谈及天人关系时,往往用“圣人”,很少称“人”。我认为,不必过分地把“圣人”的含义复杂化,所谓“圣人”就是指当时那些既仁且智又居最高势位的人,或在道德修养上高于一般人,或在认识水平上超过一般人,或在社会地位上高于一般人,总之,具有当时的“人”的代表性。

3.《周易》全书强调,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作为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

这个观点,通过《系辞传》,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上)情,情实;伪,虚伪。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如此说“圣人”的思想认识,岂不是见不到了吗?孔子回答说:正因为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圣人”确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他的思想,设计出卦来反映他认识的虚虚实实,再在卦下系上文字说明来作为完全尽意的话,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从而使百姓受到鼓舞而不倦于事业,这就收到了阴阳变化不测的神妙的作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系辞》上)赜,杂乱;拟,比类;会,阴阳会合;通,乾坤交通;典,典常;礼,同“理”;言,语助词;恶,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看到天下事物最复杂,从而(用卦爻)来比拟它的形态,象征它的事物的所宜,所以叫作象。“圣人”有了用(卦爻)来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从而观察它的会合交通,在万变之中却有其不变的常理,把它提炼成典章制度加以推行,在卦爻下边系上卦辞爻辞来断定事物的吉凶,所以叫作爻。虽然天下事物最复杂,有了卦象的条理分类之后,就不至于厌烦了;虽然天下事物极为变动,有了爻和爻辞的说明之后,就不至于盲目乱动了。

由此看来,“圣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代表)有思有意,通过立象、设卦、系辞、变通和鼓舞,把“思”与“意”表达出来,说明“人”是有“意识”的。至于说明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请看以下文字。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系辞》上)感,动;故,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书本是没有思虑的,没有作为的,寂静不动的,但当触动它(即行筮法)之后,却能通晓天下万事万物。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系辞》上)弥,大;纶,缠裹;相似,等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天地万物的规律……而《易》所讲的阴阳变化与天地是等同的,所以它不违背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

天地无思无为,自然而然,“圣人”有思有为,却主动设计,《周易》肯定了“人”的主本性。先秦道家,老庄者流,重天而轻人,视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失却了主体的意义;《周易》在天人关系中,则重天更重人,强调人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认识的主体。此外,《周易》也与荀子不同,不言胜天的问题。它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任务是从实践和认识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4.《周易》“天人合一”,是“合”于“生”

在《易经》六十四卦“吉凶观”的基础上,《易传》衍生出了关于人的“生死观”,这就使卜筮中的“天人合一”发展到了先秦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智慧高度。卜筮以人之生为吉,以人之死为凶,其思维与情感的流向总是趋吉避凶;而当发展为哲学的“生死观”时,《周易》则突出表现为“重生忌死”。在《易传》中,处处谈“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以上出于乾、坤二卦《彖传》);“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而仅有一处谈及“死”:“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系辞》上),是说推原万事万物(人亦在其中)的开始,故知它的所以生,返求万事万物所以终,故知它的所以死,因此认识到生死之说不外乎阴阳变化的一合一离。由此看来,《周易》在生死观上,重视“生”而轻视“死”。

《周易》把关于“生”的思想,与“天人合一”观对接在一起,认为“天人合一”,就“合”于“生”。“天”下生为“人”;“人”上应于“天”。天,人格化、人情化;而人,天则化、天道化。《周易》以“生”为内容的“天人合一”观,是与其生殖崇拜思想密切相关的。尽管现代易学家不同意阴爻、阳爻象征男女生殖器的观点,但不等于说《易传》中没有生殖崇拜的思想。我们曾多次提到《易》之经文讲占筮,其中蕴藏着哲学;而《易》之传文已经从占筮的水平升华到哲学的高度,并且《易经》与《易传》既不可等同看待,又不可截然分开。

乾、坤两卦,为《易经》上经之首卦、二卦。《说卦传》:“乾为天、为父。”又云:“坤为地、为母。”《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易传》认为,人的生殖繁衍,是宇宙间的原初与大事,并直言不讳、庄严纯洁地加以叙述。这还不算,还在乾、坤两卦的《彖传》中,将乾、坤两卦象征男女生殖,发出由衷的赞叹:“大哉乾‘元”’“至哉坤‘元”’!直探万物(特别是人)的生命本源。从生殖繁衍的角度,“乾元”与“坤元”是一对朴素的性生理学的基本因素,而这刚健的乾与柔顺的坤又各具有作为生命之“元”的潜能与亲合力。生命之“元”,非是常“物”,乃是那生生不息的精气,是宇宙间所有生命形态中最原初、最高级的生命的潜核,其功能在于延续人类群体及万物生命,本有各向异性亲合的“动”势,正是《易传》以其独特的哲学目光,首先审视到这“大”与“至”的生殖之“元”,由此涵渗着其重“生”的哲学思想。

“乾元”与“坤元”彼此亲合,自然相感,必然驱使两性走向自然结合。《系辞传》(下)说:“天地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缊,指气盛而交融。构精,指形体交合。这句话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最后凝聚变化,形成万物的形体;男女或动物两性形体交合,万类生化。处于“缊”状态的“乾元”与“坤元”,通过“构精”,而成为性别各异的生命个体,这就是《易传》中所谓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首先,只有两性相感,男女“构精”,才能产生生命。有人认为,《易》下经第一卦“咸”(即感),是一首对“乾元”“坤元”自然相感的壮丽的“赞美诗”。因为“感”字去掉“心”,成为“咸”,以象征无心的感应,这是异性间自然的、必然的现象。咸,下艮上兑,象征两性相感。清代易家陈梦雷说:“兑,少女;艮,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系辞传》(上)对此描述可谓“直言不讳”:“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专,通“抟”,团也;翕,闭;辟,开。这句话的意思是,乾,它代表天,阳性,以刚画“”为标志。它静的时候是团团的,动的时候是直直的,所以能大生万物。乾天阳性的刚画“”,深求则无止境,近说切于人身,即可领会其意。坤,它代表地,阴性,以柔画“--”为标志。它静的时候是合闭的,动的时候是辟开的,所以能广生万物。坤地阴性柔画“--”,深求则无止境,近说切于人身,亦即可领会其意。乾、坤的自然相感,呈现着生命的“动”态之“美”,而生命的“静”态,则意味着“乾元”“坤元”有待于进入生命相感的历程。其次,男女相感相合,又意味着已经成熟的生命个体,在新的生命意义上又回归于生命“缊”的原初状态。“人”的生命历程的新起点,是因为有男女两性通过“构精”而出现人生原初的“大和”境界。这就是《易传》重“生”的哲学意蕴。

《易传》关于“生”的哲学智慧的伟大之处不仅在此,还在于它认为自然天地所以能生万物,是因为天地亦如男女一样,在“缊”状态中相感、相交、相合的结果。这一思想在泰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泰卦卦体下乾上坤,泰者,通也。泰卦卦义之所以训为“通”,正如《系辞传》所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由于能变才能通。讲变通之理最大莫过于天地变化。就天地说,天高在上,地卑在下,是截然对立的,但是《泰卦·象传》说:“天地交,泰。”泰卦乾天在上而来居于下,坤地在下而往居于上,这一往一来交换位置,就体现着天地阴阳二气的交合,对立面相反相成而达到了统一,从而使万物生生不息,所以称“泰”。这种“天地交,泰”的思想,在许多卦中得到了绝妙的解说。

乾坤为天地,天地又是男女,男女又是乾坤,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智慧,就其思维的品格,直率地说,就是从男女的交合去比附天地的“化育”;就是将“人”纳入“天地”运行发展的整体动态大系统之中,仍然是从人的生殖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境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