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们都在问李秀笔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读《易经》应该如何入门。众所周知,非常多的人推崇《易经》,也有很多人评价说这是一本“天书”,里面蕴含着很高的智慧,但读起来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拥有持续的定静能力,非常关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把心静下来,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众所周知,这种心静的能力很重要,而更关键的是一个人拥有持续的静定能力。
在我看来,无论读《道德经》,亦或《易经》、《诗经》,需要的就是这种持续的定静能力,这是学易的基础。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些应该属于心理因素,确实非常重要,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个“非常重要”与古人所认为的定静的重要意义,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具体举例来说,我们虽然现在也承认,遇事沉着冷静的人,一定非常厉害。但是如何做到遇事沉着冷静,现代人大多把这种能力归于天赋,或者认为这种能力能够在遇到事情的过程中历练而增长。
而古人所认为的“定能生慧”,其中的“定”却是能够习得的。古人并不认为这种“定”的能力是一个人既定的,反而认为这种“定”的能力虽然天生就有,经过一定的训练就能获得。在很多古籍中,把这种定静能力的培养称作“修行”的方法——禅定,也可以说是修心。
无论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我国的佛学,都讲究修心,而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种持续的、发自内心的“静”和“定”。现在,我们多把这些归为心理素质方面。
用现代人的观念来看,读懂一本书和心理素质,听上去似乎牛头对马尾,没什么相关性。但是,在我国很多古籍的阅读中,乃至很多传世经典之作的世界名著阅读,如果想要读出作者的思想,还真要的就是这种“静”与“定”。
我国的《诗经》、《道德经》、《庄子》如此,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也是同样,我最近在翻译的《瓦尔登湖》更是同样的道理。
持续的静定,与“悟性”有着重要的关系
平心静气,读书的时候才能从文字的共鸣中,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意,而非简单地看个热闹,《易经》作为我国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经典,其阅读所需要的更是这种聚气凝神的状态。
我们读书,尤其是古籍,特别讲究悟性,这种悟性从何而来,就是从持续的静定而来。抛去一切杂念,专注的、静静地读一本书,深入其中,悟性就能提高很多,这个很好理解,也容易明白。我们现在通常把这些归入“专注力”或者“注意力”的范畴。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写道:“间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其中描述的,大概就是深入《易经》的一种境界。假若你说不知道周敦颐,那么你一定读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一位性情质朴、洁身自好,胸怀洒脱、志趣高远的智者。
“悟性”高了,读懂《易经》就变得容易得多
虽然,我们现在也讲“专注力”,但古人所讲的静与定却显然与此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人所讲的静与定,更在于对自己内心的专注,内心的平静。而今天的专注力训练,则更偏重于外境。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古人所说的静定是无论遇到任何外境,都能保持内心平和;而今天的人们则是专注于外界的某件事,比如孩子做作业认真,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非常专注等等。换句话说,古人更强调向内看。
读出古人的那个味道,还是按照古人的要求去读比较靠谱。读《易经》,内心平和,没有情绪慢慢读来,悟出其中的道理很容易。
当然,时代在变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如果从事今天的学术研究,那就需要按今天的要求来。但是相比较而言,如果说做人的修养和德行,比较而言,我认为古人的方法更可取,也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所以大学里才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读书,境界很重要,境界到了,《易经》其实是一本非常简单的书,所以很多人评价易经的“易”——容易也。
也许把这种持续的静定用于读《易经》来说,是大材小用了。倘若一个人达到了无论遇到何种外境,都能保持平心静气,这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遇事冷静沉着,自然能够成功解决人生所面对的各种境遇。
在人生路上慢慢修行,做个拥有持续定静能力的人,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