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科学的社会,大家都相信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个人都得到好处。比如我们可以乘坐便利的高铁、使用智能手机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是,就是前段时间,一则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专业的事情,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
原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把《易经》和预测学纳入年的博士招生。《易经》以及其他的测算书籍都是我国传统的“看风水”和“算卦”等的载体。因此,很多网友看到这条信息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是一则不可信的消息。最后,记者求证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到回复以后,大家才敢相信这个事实。
关于设立这个专业,并在博士阶段进行招生,网友们的争议也是不断。总体来说主要分为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笔者找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具体如下:
支持方:未卜先知,是老祖宗几千年智慧结晶!可惜大多失传了。它集多种学科于一身!天文地理医药等等等。科学证明寿命基因决定。古人智慧有的可科学解释,有的解释不了。鬼神现象就是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能解释的现象不到万分之一。宇宙万象。
反对方:真正的易学大师,试看从古至今,有几个?比如邵康节,我相信大家都认可的吧?他对周易的研究,入迷投入,如何刻苦相信从古到今又有几个?当今易学界混乱,食三天斋就上西天,在什么学院毕业,拿着证书,就出来讨生活,能不骗人吗?
具有争议的地方很多,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崇尚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对于传统的文化不感兴趣,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迷信的行为。在西方科学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什么要设计测算学作为专业,培养博士?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笔者觉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易经》和预测学并不是封建产物。周易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古代科学,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虽然语言让人难懂,但研究价值非常高。设立这个专业能够有利于研究古人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古人的总结的方法,做好文化的传承。
其二,《易经》和预测学既属于科学范畴,又属于哲学的范围。在当今科学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试着用古人的智慧来解决,或者还能够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可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设计这个专业的重要原因。
至于《易经》是否能够预测未来,这一点目前还是无法确认。笔者觉得,现在的大数据处理就能够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未来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易经》里面,也可能通过因果关系,以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中国社科院能够设立这个专业,说明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至于是否有博士能够顺利毕业,那就需要时间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