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你读得懂的易经泰以君子之道,行

大家好,我们今天抄读《易经》——泰。

按照《易经》的顺序,泰排在第十一位。是坤宫的第四卦,从五行属性来说属土。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吧,按照八卦分宫是后来人给分的,《易经》本身并没有八卦的分宫哦。

我们正式对这一卦开始介绍:

首先,是泰的卦象。

泰底下是乾卦,上方是坤卦,所以又可以记为——地(坤)天(乾)泰。

其次,是泰的卦辞和爻辞。

小小的付出,大大的收获,这是本卦想表现的状态。

再次,则为彖辞。

内里刚健(内卦为乾);表象柔和(外卦为乾),表现在人性之上,则是内刚外柔的君子之态,所谓的“外小人”,此处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以小人为喻,比拟小人的“和顺”之象;其二,是“大人”“小人”相对,小人代表着被“统领”的状态。故而最终——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再来看本卦的象: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这里是讲的,天地之交便为泰——毕竟跟从卦象来看,内卦是乾、外卦是坤,那么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便会达到“天地之交”的状态。后指的是帝皇,“财”并不是金钱,可以理解为“以此裁定”的意思,因此这句话即是——帝皇“天地交”的这种状态,来制定制度,再以天地相宜的事物作为辅佐,用以统领、支配百姓。

简要结合每一爻的“小象”,解释每个爻的爻辞:

初九: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本爻讲的“茹”是喂马的意思,拔草并用草茎喂马,这是要出行的样子,故而志向于外,也符合初九刚健的本性。

九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本爻的“包”指的是大葫芦——葫芦中空,故而为“荒”,用葫芦度河(这得是多大的葫芦啊),不舍弃朋友,虽然可能遗失财物但会得到补偿,这种收获是因为行为的光明正大。

九三: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此处已经是內卦的上爻,虽然阳爻正位,但是也类似“九六”一样,到了极致的状态,有潜藏的危机,也会有所变化。故而无往不复——没有一直向前不会回头的,此时要心怀谨慎,也要学会接纳和适应种种变化。

六四: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本爻进入外卦,阴爻当位,但是心态上还是有些“飘”的,所以可能会被身边人欺负——因此不富,是因为轻信身旁人,而被对方“劫掠”。

六五: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本爻虽然是阳位,但也是外卦正中,此爻“元吉”,便是因为按照中正之道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上六: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到了此处,又是阴爻到了极致之时,便如城墙覆倒在护城河上,这是一番乱象。此刻当然不要从外地调来军队——城墙都倒了,调来军队很容易导致对方心起异变嘛。

卦象故事

《断易天机》曰:此卦尧帝将禅位,卜得之,乃得舜而逊位。

其评曰:泰者,通也。天地交泰,阴阳和光,麒麟悉出,丹凤来翔。小求大得,君子道昌,所求顺遂,恶事消亡。

故称其:天地交泰之课,小往大来之象。

本卦讲的是尧帝禅位于舜的故事。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对于尧帝禅让的记载,是这样的: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这是讲尧帝年纪渐大,于是向部署询问谁适合来接自己的位子。众人皆称赞并推荐舜。于是尧帝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即娥皇女英)嫁给舜,以观舜的德行。而后又开始逐渐让舜去主持一些事务,此外还看到了舜周边的一些神迹,最终决定禅位于舜。

在这之后,其实还有一段关于禅位时,尧帝的言辞记录(应该不是原话,而是太史公借尧帝之口表述领导者应有的胸怀),这一段其实看起来更加感人。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此中的丹朱是尧帝的儿子,故而说他“不肖”,即不像尧帝的意思。所以尧帝认为,不能够把天下百姓的利益放在丹朱的利益之后,因此坚定地把帝位禅让给舜。而舜在接到尧帝的任命之后,也并没有立刻“登基”,而是先让丹朱在南河之南即位。

然而接下来的状况是——诸侯只愿意朝见舜,不见丹朱;有打官司的人,也只到舜这边评公道而不去找丹朱;称颂的人也只赞叹舜,而不赞叹丹朱。故知天命在舜处,舜才正式接受天子位。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之后我们继续下一卦——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