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知道周易,但你真的明白吗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中国人,不知道《周易》者不多。

但能够说清楚“易”为何物、《周易》或者说《易经》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又确实真的很少。即使是感觉知道“易”、《易经》或者《周易》是怎么回事的人,也大多是知其大概甚或皮毛而已。

而作为龙的传人,又似乎每个人都想弄明白,到底“易”为何物、《易经》或者《周易》到底说了些什么。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易经》晦涩难懂,“易”则神秘莫测。其实,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复杂。既然是“易”,就不应该“难”。很多东西、很多学问,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想知道屋子里有什么东西,只要用手指戳破那层窗户纸,里面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只是这“易”家的窗台可能高了些,这“易”家的窗户纸可能厚了些而已。

那么,究竟“易”为何物?《易经》或者《周易》到底说了些什么?

按照史料的说法,我国古代应该曾经有过三种易书,分别叫作《连山》、《归藏》和《周易》,只是后来前两者亡佚了,也就是没了、失传了或者说找不着了、没有流传下来,最后就只剩下了《周易》。所以现在说到《易》、《易经》的时候,其实通常都是说的《周易》。为了叙述方便与统一,以下除非特别需要,一概称《易经》。

当初,《易经》可能仅仅是一本深邃的书,而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这本书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开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影响甚至可以说到了骨子里。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易经》是一本占卜用书,通俗地说就是算卦用的书,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它那么神秘的原因吧。作者应是筮官,“筮”读shì,筮官就是管占卜、算卦的官儿,当然这官儿当初应该主要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

《易经》的“经”字,是后世所加的。我国历代学者通常将各类典籍资料分成经、史、子、集四类,也就是说,“经”本来是历代学者对于各类典籍资料的分类之一,后人把原来名叫《易》的书奉为经典而纳入了经书之中,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之经,从此《易》便成了人所共知的《易经》。

了解了“经”的来历,那么“易”又是怎么回事呢?也就是说,这部旷世奇书为什么命名为“易”而不是其他?

人们始终相信这么一句话,叫做大道至简。

《易经》之“易”,其实本来也不应该那么复杂。大概前人把那本书命名为《易》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世子孙们会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把一个“易”字解到了天上地下。如果当初先人把这书命名为《一》,估计先人的后代、我们的先师们会把这个“一”解释为“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万物”也未可知。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对“易”的起源进行了分析,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按照冯先生的说法,商代的时候还没有八卦,所以商朝的人有卜没有筮。其实可能这一点冯先生错了,因为经典的说法是先天八卦是伏羲或者神农氏所创,更有道理的说法大概应该是商朝还没有用筮法占卜。冯先生认为,筮法是周人创造的用于替代或者补充龟卜的算卦或者占卜方式,卦和卦爻就相当于龟卜的“兆”,卦辞和爻辞相当于龟卜的繇辞。“爻”读yáo,“繇”读zhòu。繇辞是掌卜的人根据龟卜时出现的“兆”而创造的占辞也就是占语。这种占语一般都是负责占卜的人临时创作的,但有时候也用以前使用过的。如果有和以前所卜过的同样的事,占卜时又卜到了和以前相同的“兆”,一般也就用以前用过的占语。如果求占的人问的是新的事情或者卜出了以前没见过的“兆”,那么卜者就只好另编新辞了。

龟卜就是根据灼龟出现的龟板上的裂纹也就是“兆”进行占卜。灼龟就是用火烧龟板,每次烧出来的“兆”都很复杂,以前的占辞也比较不好记,而其实人们所占问的事通常也不过那么十几种、至多几十种,于是聪明的后人到了周朝就用筮法代替了龟卜,归纳出几十个常见的问题,对应上相应的卦象,再根据前人的经验传承和自己的经验总结预先创作好相应的卦辞、爻辞,当占筮时遇到什么问题、筮到什么卦、什么爻,就可以容易地给出相应的卦辞爻辞进行推论讲解。所以冯先生说,这筮法“比之卜龟,实为简易”,也就是这和灼龟占卜相比,实在是太简易了。

如此看来,这《易经》之“易”原来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把那本书叫做《易》,其实质就相当于将那本书标记或者命名为《筮法简易手册》,只是因为当时甲骨竹书,书写条件相当艰难,只能简之又简,取一个关键字“易”来代表了。

原来,《易经》之“易”,或许就是“简易”之“易”!

“易”字这么简单,那么读懂《易经》也不应该有多么难。

当然,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发挥,“易”到今天,确实已经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易”已经不再纯然是原来的“简易”之“易”了。

但是究竟难与不难,还是看读者感不感兴趣,感兴趣我们慢慢来谈这中国古老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