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从历法说起
如果现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一年有几个月,有多少天?”人家八成会当你神经病……
那如果你能回到六七千年前的伏羲时代,随便找个人问同样的问题,你八成也被当做神经病,没准多半还会把你“祭”了……
因为那时候连“年月日时”这几个字都没发明出来,更不说你问的问题了。不要小看“一年天,一月30天”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常识”的知识,正是我们祖先一代代人不断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为我们归纳流传下来的。
上古时期的人们,面对一年四季的变化茫然不知,不懂得在什么时候耕种,不知道何时收获,不懂得如何越冬,也不知道洪水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直到叫伏羲的男人横空出世,他经过长时间观察太阳投射下来的日影,了解寒暑二气的交替,认识到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规律,并用八个符号创建了“易”的初始框架。由此人们才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
不要小看伏羲的这一小步,正是如此人类才跨越了蒙昧这条鸿沟,走上了“知”的天堑通途。
也正是由此,开创了我们的华夏文明。
后世的人们不断完善伏羲的理论框架,结合天象逐渐制定了“历法”。
据说我们从古至今有多种历法,夏历、周历、鲁历、甲历、太初历、授时历……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是公历(西历),我们国家则是公历和农历混用。
而作为中国人,你能分清阳历、阴历、农历的区别吗?
农历属阴阳合历,以夏历(阴历)为基础,吸收了干支历(阳历)的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历法。
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所以我国的传统历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历。现被叫做“农历”。农历是涵盖月亮运行规律同太阳位置变化的阴阳合历。
02农历中的“干支”
我们学《易》,主要应用的就是农历。
应用最多的便是“干支”与“节气”,这两兄弟出自“阳历”(也称“干支历”)
在太阳系中,木星每绕太阳运转一周为12年,土星每绕太阳运转一周是30年,它们每隔20年相会一次。
这两大行星的相会对地球的运势影响非常大,因此古人便以土星、木星每20年相会一次为一运,以九星配九运。
再以木星公转周期12年和土星公转周期30年的最小公倍数60年定为一个甲子,即为一元,而三元,即三个甲子,共年。
每隔年,九大行星就会处于太阳的同一侧,分布在一个小的扇面中,形成“九星连珠”。
另外要注意的是,六十甲子只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比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用数学公式表达:(10*12)/2=60
干支除了纪年也能记录月日时,具体规则任何一本讲八字的书中都有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以夏历为基础,以寅月作为“岁首”,也就是说,寅月是“正月”。
而《周易》成书在周朝时期,当时用的是周历,以子月为“岁首”(正月)的。
那么比如今天端午节,在农历(夏历)就表示为“庚子年五月初五(壬午月己亥日)”。
干支纪年是任何一门术数都要应用的,比如六爻就要看“四值”(年月日时)与卦的“生克冲合”等作用关系。
如今天15:29分的“四值”即:庚子年,壬午月,己亥日,壬申时。
另外我们俗称的“犯太岁”就是依据地支的冲克刑害关系。
如今年庚子年,看各地支与“子”的关系就能知道哪个生肖“犯太岁”。
子为鼠,属鼠之人在今年就叫“值太岁”;
子午相冲,午为马,属马之人在今年叫“冲太岁”;
子未相害,未为羊,属羊之人在今年叫“害太岁”;
子卯相刑,卯为兔,属兔之人在今年叫“刑太岁”。
呃,写的有些偏了……这些都算常识,顺便了解下没坏处……
回到万年历那张图,图中“五月初五”这个“阴历”的日子,在梅花中的年月日时起卦法,同样会应用到。
比如当下(庚子年五月初五申时)用“年月日时”起卦,子年为1数,五月为5数,初五日为5数,申时为9数。
取年月日数相加初八取余作上卦,取年月日时数相加初八取余作下卦,再取年月日时数相加除六取余作动爻,得火雷噬嗑变火泽睽。
1+5+5=11/8余3,为离卦;
1+5+5+9=20/8余4,为震卦;
1+5+5+9=20/6余2,二爻动。
03再来聊聊二十四节气
这个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因为《节气歌》我们从小就背:
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别说没听过,我姑娘今年3岁都会背……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汉代。
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24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度,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大约半月时间)就有一个节气。
《易经》的体系与二十四节气可完美匹配。
农历中,两个节气是一个月,如立春和雨水就是寅月,惊蛰、春分是卯月。另外要知道的是,二十四节气中奇数为节,偶数为气。
最后再说说“候”的概念。
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
意思就是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为一个“季节”,四个季节为一“年”。
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比如正月立春这个节气分为,初候,东风和解冻三候。一候,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候,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而每一候其实是对应十二消息卦的一爻。比如泰卦,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两个节气一共六候,每一候对应泰卦的一爻。初爻对应立春的一候,以此类推直到上爻对应雨水的三候。余卦亦是仿此。送大家两本书《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与《周易与历法》,对天文历法感兴趣的朋友后台回复即可下载。《周易》中“象数理占”是易学四维,象理占我们都好理解。只有“数”,很多人不知道有啥用。最后来看看我们古代历法的“牛B”之处:公元年(至元十八年),元代郭守敬集古今中外历法之大成,创制颁布了授时历。使用长达年(公元-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长、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它以.天为一年,以29.日为一月。推算节气的方法是将一年的1/24作为一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授时历和南宋的统天历的精确度只比地球公转一周实际的周期差26秒,和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格利历的一年长度一样,但比西方早采用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我国在明代还测得了古代最精确的岁实数据。公元年,明代邢云路测得--回归年为.日,比现代理论推算的当时值仅差2秒多。其精确度远远超过了当时欧洲的天文学水平。
读完此文,你应该知道,历法正是《周易》“数”中最伟大的应用。正如革卦中所说:君子以治历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