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千古之谜参天两地而倚数的

木金-ddzjhmjts“参天两地而倚数”,这是《周易·说卦传》关于立卦之数字谜中的一句话语。传说《说卦传》是孔子为《周易》的经文解释而写出的十篇传文之一。《说卦传》的成就仅仅次于《系辞》,是《周易》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它也是让后人理解和学习《周易》的最佳入门途径的文章。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风俗生活习惯不同,古人的“述而不作”,文化断层,个人理解的不同,使得现代对此文句的解释不尽如意。解开“参天两地而倚数”秘密的关键,需要深层地理解以下几句话:一、《周易·系辞传上》第九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天地自然之间有10个自然数。这10个自然数中,奇数为阳用天来表示,偶数为阴用地来表示。这样作为天数有1、3、5、7、9五个数,地数有2、4、6、8、10五个数。这天数地数各五个数,就像人的左右手指一样,他们可以阴阳搭配相合,虽然错综复杂但又有大道理存在于内。在贯穿我们中国的文化中,自然数“五”是最尊贵的数,如五爪金龙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图腾。自然数“五”是最具有博大生养的数,如五行数中5所代表的土。自然数“五”是运算,运行的最枢纽的数,如河图洛书的中心数、算盘中的五进制,等等。比如,从左到右的手指头顺序数是1、2、3、4、5、6、7、8、9、10,左手第一个手指是1,那么顺数到右手的第一个手指便是6;左手第四个手指是4,那么顺数到右手的第四个手指便是9。在左手的第一个手指的1是开始的奇数、天数,而第四个手指的4是末尾的偶数、地数。在右手的第一个手指的6是开始的偶数、地数、是阴之极,而第四个手指的9是末尾的奇数、天数、是阳之极。周易中的六爻卦是两个单卦相叠,相当于一个人的左右手。在六爻卦中,“易”的主要含义是静中求变,“变”说的是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的相互转化。因此在《周易》“阳主进,阴主退”的情况下,用阳之极的天数代表阳爻统称为“九”,用阴之极的地数代表阴爻统称为“六”。在10个自然数中,自然之奇数相加共有25数,为天之和数,自然之偶数相加共有30数,为地之和数。那么的这10个自然数相加就是天地中的圆满的55数。由此只要你理解了这55数之内的各种变化,你就能了解天地之间各种变化,你就像鬼神行事一样。在一个手掌中,手指上依次为“天1、地2、天3、地4、天5”。其中天数有叁个,分别为1、3、5;地数有两个,分别为2、4。这样叁个天数和为“9”就能代表六爻卦中阳爻;两个地数和为“6”就能代表六爻卦中的阴爻。这样的“参天两地”如果是断章取义的话就非常完美了;如果是在单卦中来代表阴阳爻也说得通,但是这样的解释放在原文中就格调不入了。这种“参天两地”之数的解释也不是六爻卦的立卦之数所具有的内在的含义。古往今来,易学界对“参天两地而倚数”的解释,可是众说纷纭。有的穿凿附会,有的发挥则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把古代朴素的大道至简的“易”说的晦涩难懂,觉得只要把读者绕晕了就行。原文《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要想正确地理解《说卦》中的这句话就得先把关键的这几个字词弄懂了。例如:幽赞:幽,隐藏,没公开的。赞,显明;通晓。称颂赞扬,高度认同。高度认同隐含在暗处的(道理、规则等)。神明,神,具有无形神妙的变化。《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明,显明,清楚。懂得,了解。能够分辨的清事物。无形的变化却又显示简单明白的(道理、规则等)。蓍,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在古人的观念中具有引导预测意义的一种用来占卜的草根茎。《易.系辞上》:“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倚,虞翻曰:倚yǐ,立也。立卦生爻的意思。照这样的解释与后面语句的意思重复,显得有些冗余了,然而我相信传说中的孔圣人不会是这样一个啰里啰嗦的人,何况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章。这里的“倚”读jī。《集韵》第一种解释说是:谓怪僻而不合于世俗的人。例如,《庄子.天下》:“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第二种解释说是:独,单个。例如,《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殽,匹马倚轮无反者。”范宁注:「倚轮,一只之轮。」《汉字字源》:倚,是形声字。单人旁表意,篆书形体像一个人,表示人靠在他物上;奇表声,奇有不同义,表示人所靠之物必与己不同。总而言之,“参天两地而倚数”的“倚”表示不同于参天两地的“一”个数。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再看《系辞》的第九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为什么其用的时候少了“一”呢?它与“参天两地而倚数”的倚数它要表达的其实意思相近而有关联的,“倚”通“一”同“易”,是一个不同于别的数,是独立出来的一个数,是已发生之数的根源,是不需要再推理的一个数,就像《易经》中的三大意思之一“不易”。看到这里,你再看一下“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所包括的含义就什么也明白了!以前圣人(大概相当于现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满分的人)作《易》时,他高度认同,这些隐含在暗处的无形变化,却又显示简单明白的(道理、规则等)而生发出来的推理预测。在《周易》的天地之数中,“阳主进,阴主退”的情况下,用阳之极的天数代表所有的阳爻统称其为“九”(代表天),用阴之极的地数代表所有的阴爻统称其为“六”(代表地)。在《周易》的天地之数日常运用中,有三个天数9,二个地数6,还有一个依托于天地根源之数的1,等。如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在昼夜分界线最上面有9个白圈,它代表阳之极境,也可用一年之中的白天最长的夏至与正当中午的日中来表示,它是参天的九“天”数之一。在昼夜分界线最左下面有1个白圈加8个黑点共为9点,形成了阳之极境的天数;在昼夜分界线最右下面有3个白圈加6个黑点共为9点,也形成了阳之极境的天数。此时昼夜分界线也可以把它作为一年之中春分、秋分的分界线。这两个9点的是1、8与3、6的变化。它就是昼夜分界线下阳之极境的变化,它就是“参天两地而倚数”中的九“天”数之二。以上的三个九天数就是“参天两地而倚数”中的三天。在昼夜分界线左上面有2个白圈加4个黑点共为6点,是阴之极的地数;在昼夜分界线右上面有4个白圈加2个黑点共为6点,也是阴之极的地数。此时昼夜分界线也可以把它作为地平线。这两个6点的就是2、4与4、2的变化。就是地平线上阴之极境的变化,就是“参天两地而倚数”中的两地。在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中,在昼夜分界线最下面有1个白圈,它代表一个整体面的根源,也是未曾分化的一个阳之极境,也可以用一年之中的黑夜最长的冬至与正当暗夜的夜分之时来表示,它是阴阳极变中的一点,它是易卦之始,它是立卦中的太极,它是“易卦”倚此而生的根源。这就是“参天两地而倚数”中的倚数。什么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呢?在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中,分界线上下就是阴阳界面。《参同契》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系辞.上》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这就是观察分界线上下阴阳的变化而立的卦(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什么是“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呢?《系辞.上》也说: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那么“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刚柔相济、相交、相互调剂补充,生出了像爻辞一样的变化。什么是“爻”呢?“爻”就是相立,相交,相错,相综的意思。由什么来相立,相交,相错,相综呢?看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由原倚数“一”和原天数“九”定立范围(天地)。由图左三个白圈的上二交于六地,下一交于九天;图右七个白圈的上四交于六地,下三交于九天,这就是三天两地之间的相交。在昼夜分界线上,左四个地(阴)点加两个天(阳)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在《易经》里代表阴爻的“六”地;右二个地(阴)点加四个天(阳)点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在《易经》里代表阴爻的“六”地;再由昼夜分界线上代表阳爻的原天数“九”与昼夜分界线下两个形成代表阳爻的天数“九”构成了三天相错于两地与“一”、“九”定立之间。由“三天”、“两地”与“倚数”在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中,就相综而成了一张天地自然运行的画面。什么是“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呢?和,谐调。顺,趋向一致,适合。道德,自然大道,与道德经中的“道德”的意思一样。理,自然界中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以及构成、次序等。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仪制、法度。这句话就是说:“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是与自然大道趋向一致十分谐调的,而自然界中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以及构成、次序等都是合宜的行为准则与仪制法度的标准。如,一年四季与昼夜的交替,刚柔的相当等。参天两地而倚数立卦图因此,根据“参天两地而倚数”画卦是符合这些天地数之间排列组合的,是一幅大衍天地规则之数的大道至简的画面。观察它们之间的昼夜阴阳变化,就能创立出八卦图来。发挥他们刚柔之间的交替变化,就能确定与理解爻的数理象中的哲理。这些爻辞是和同于社会生活规则体系的,并且含有行事处世义理于内的。深究事物其中存在及其运动的道理,全面理解《周易》固有的本性变化就能确定生命发展演变的进程。此文或有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若有其他问题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