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人生的道理听南怀瑾先生说京

怎么确诊是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0/5832166.html

卦的变化方法,用之于卜卦,人事的预知,最早是在汉朝的京焦易,由焦赣传给京房这一系统,后来演变成各家的卜法,而京焦易这一系统,也是来自孔子。

历史上记载,商瞿四十岁还没有儿子,商瞿母亲很难过,就去问孔子,孔子叫她不要难过,告诉她商瞿在四十岁以后,会有三个好儿子,结果一切都如孔子所说,所以孔子所传《易经》的用,自商瞿这个系统,一直下来,到了汉朝,就演变成京房的系统。

京房的易变名十六卦变,后人把他归纳起来成为四句话:

“自初至五不动复,下飞四往伏用飞,上飞下飞复本体,便是十六变卦例。”现在以乾卦为例说明:

乾卦,第一爻变为天风姤,第二爻再变为天山遁,第三爻再变为天地否,第四爻再变为风地观,第五爻再变为山地剥,第六爻不变,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动的,这不动的第六爻,便成为宗庙,是最高的来源,不能动的。

在《周易》八宫卦里,山地剥之后为火地晋,这个火地晋,就是第四爻,亦即外卦的第一爻又变了,这种变卦的现象,一般人称为游魂卦,而在京房易中,这一爻的动,叫作“下飞”。游魂卦后下飞三爻变,成了火山旅,这名为外在卦,然后再下飞第二爻,成为火风鼎,这个卦为内在卦,下飞初爻再变,亦成了八宫卦变的归魂卦,为火天大有,这是第一次的变,实际上也是第二次变,因为八宫本身有一个变法,那不去管它。现在是八宫卦变到游魂,然后到外在、到内在、到归魂,以后见到这些卦,就知道是由乾卦来的。

在这以后还要变,为什么还要变?因为还没有返本还原,所以还在变,要向回转来的路上走,回转来的变,不变上飞(第二爻)为“绝命”是绝命卦,再上去第三爻变为火雷噬嗑卦,名为血脉卦,也等于后世卜卦人所说的,“后代子孙血脉留传,衍变绵续”,以京房的卦变例子来说,这是乾卦的血脉流传;再上去第四爻变,为山雷颐卦,名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变,为风雷益卦,名为骸骨卦,再下飞又是第四爻开始变,为天雷无妄,名为棺椁卦。再下飞第三爻变,为天火同人,名为墓库卦,后世算命的所谓“墓库运”等名词,都是由这里来的。再下飞第二爻变,为乾卦,还原,一共有十六变,叫作飞复。一飞一复,所谓飞,就如拨电话一样跳了,就是告诉人事有突变的现象。

现在把乾卦十六变的卦名依次记在这里:

乾、姤、遁、否、观、剥、晋(游魂)、旅(外卦)、鼎(内卦)、大有(归魂)、离(绝命)、噬嗑(血脉)、颐(肌肉)、益(骸骨)、无妄(棺椁)、同人(墓库)、乾(还原)。

其他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十六卦变,也都同乾卦一样。

我们一开始率尔读这些《易经》上的辞句。——由文王、周公、孔子他们研究过的结论,所告诉我们的辞句,先要了解这些辞句的意义,然后再进一步地推理,去明白它的意向与方位、方法,知道一切都是在不断变之中,而一切的变易,并非乱动乱变,而是循了一种固定的法则而变的。如何去找到这一固定的法则,还是要靠各人自己智慧的成就;成就了这种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未卜先知的道理,因为道是不虚行的。

这种十六变卦,又说明了一个道理,由游魂、外在、内在,到归魂告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明了人生的程序。如以乾卦比人生,十岁到二十岁为天风姤很好,二十岁到三十岁为天山遁,事业一帆风顺,年龄步入中年,三十到四十岁为天地否,差不多了,眼睛快老花了,快腰酸背痛了,四十到五十岁更变了,到了六十岁则是山地剥了,六十以后游魂之卦,靠后天打坐、练太极、瑜伽术、吃补药等等培养,到底不是本命的力量。游魂卦弄不好,就火天大有,进入归魂,如果搞得好,中间还可以变外卦内卦。所以人生到了这个时候,要晓得外在、内在的因素,如果还不能自知,而认为自己尚在天风姤卦的阶段,还想张扬得意,什么事都干的话,说不定一下子就到墓库去了,最后回到本体,就进入宗庙,到庙堂里放木头牌子(灵位牌)了。或者走得不好,就绝命来了,虽然绝命了,但这里又看到中国的人生哲学,人到绝命完了,但后面的还有流传下去,有血脉、肌肉、骸骨流传下去,最后返本还原。

这是非常有趣的,也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人生哲学,所以中国文化的人生哲学,对于生死并没有看得很严重。于是中国人产生了老师传徒弟的制度,过去一个老师找到了好徒弟,把所有本领学问都教给徒弟,然后老师自己很高兴,认为这个徒弟就是将来的自己,徒弟的成功,也是自己的成功。西方文化可没有这种精神,这种血脉子孙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长存不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