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一本神奇的书,可谓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根脉,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是古代帝王、将相、谋士商人的必修课,可以这么讲,三教九流,哪方面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迪,直到现在,这本书在世界中都有很高的影响,被各国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极力推崇,启迪了很多近现代的伟大发现,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诺贝奖获得者,德国的海森堡,丹麦的波尔、美国的杨振宁、李政道所获得的成就很多易经的良多影响,可谓是对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一本书。
这就是中华文明源头的源泉《周易》,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却是永不过时,无论何时都会给人们和时代以启迪,十分的神奇,无论从两千年前的封建时代,还是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明治天皇都要求“不知易者,不得入阁”的组阁原则,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巨大的助力,这是多么神奇,那么易经到底是什么书那。
大家一提《易经》,首先想到的是《周易》,其实《易经》,包括《连山易》,相传是天皇氏所作,应该是在新石器时代形成的,主要是当时先人根据当时四季变化和自身打猎生活而所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需求,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空为时空转换,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是靠天吃饭的,一场风雪,一场大雨就可能对当时的社会和生存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对天气和时节的变化特别重视。
《归藏易》相传作于黄帝时期,反应的是由原始氏族时代向奴隶社会转变的社会现实,反应的是节气、畜牧生养的时点,什么时候可以打打猎、什么时候可以种苗等,因为那个时代,农业、畜牧对人是最重要的,归藏易可以讲有效地总结了当时的这种规律,有助于人们指导自己的生活,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传统上人们讲的《易经》其实是《周易》《周易》是三易的集大成者,也是成就最高的一本易,因为这本书反应的已经是农业社会发展将近两千年的社会时代规律和特点,先民经过两千年甚至更久远的社会经历和思考,已经对这个世界和宇宙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简单浅薄的表象了,《周易》可以讲就是对社会、自然、世界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总结,而这种规律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的,因此《周易》至今仍然不过时。
《周易》其实概括起来就个六字,而这个六字就已经将世界和自然的规律总结的透彻到位,世间道理大抵出不了这六个字:简易、变易和不易,简易就是世界上的道理要透过表象看到他的本质,不要浮于表象,比如刮风闪电,古人可能以为是雷神上天发怒,其实也就是一个磁场反应罢了,变易,世界上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的,今天适用的道理,明天就可能不适用了,这个从鸦片战争的惨痛经历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因循守旧,是取死之道,这点,日本就做的很好,他们充分认知到了易经的道理,明治维新就是一个变易的过程,不易,就是有一些是永远不变化的,比如永远变化这点就是不变得,时间永远在流逝这个,在现在来讲也是不变的,还有阴阳对立,物极必反等道理,这其实也就是相对论的雏形,物极必反,生生灭灭,无中生有不也是宇宙大爆炸相契合吗。
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只是不断地验证了周易的科学性,这就是人类科学的终极篇章,爱因斯坦、李约瑟、黑格尔都承认他们的成就在《易经》中早已得到验证,《易经》实在是一本不可思议,神奇的书本,他的价值,最起码现在来讲,是永不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