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易经 >> 易经简介 >> 水书水家人的易经

水书水家人的易经

水书被誉为“水家人的易经”,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其实有三部:《连山》《归藏》和《周易》,而水书已经被部分专家考证为是早已失传的《连山易》的水语版本。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三都,是水族群众的大本营聚集区和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水族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语言等重要民族特征还有自己的文字,水语称“渤睢”其包含象形字、会意字、图案文字等。用水族文字书写而成的水书典籍主要运用于水族生活中祭祀、丧葬、婚嫁、营造等方面的择吉、从善活动。

水书是一种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象形文字,是中国水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它是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天文、水文、医学、哲学、文学、历法等方面的内容。水书是由一代代水书先生口头传授,并且在水书先生离世后,其手抄本也要被销毁,因此传承非常困难。年,水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书是水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水族人民的出行、婚嫁、丧葬等方面的禁忌。水书还被用于驱鬼辟邪、占卜预测、消灾解惑等方面。由于水书的特殊性,即使认识这些水文,但它象比八卦的卦交辞更加复杂,没有水书先生在旁边解释是完全看不懂的。

如果我们只是把水书看成是水族的巫术书籍,那就未免过于狭隘了。除了直接反映水族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之外,水书还包括水族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书。更重要的是,水书作为夏商文化残留的历史瑰宝,已经几次破译殷商时期出土器物上的文字符号。水书这种残留的古文化信息,有助于解读一些已淹没的中原古文化内涵。这层意义上,水书的传承和保护变得极为重要。

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三种类型:象形字、仿汉字和宗教文字。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主要载体为口传纸张手抄、刺绣、刻、木刻、陶瓷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传说中,水族文字是由一位名叫陆铎公的水族先祖创造的。他花了6年时间创制文字,但后来天皇派天将烧了装着水族文字的房子,陆铎公只好把文字装在肚子里。另一种说法是,水族文字是陆铎公等六位老人在仙人那里学来的,他们用了6年时间才学会,但在回家的路上,学到的文字被人抢走了。为了避免再次被人抢走,陆铎公故意用左手写渤睢,改变字迹,并将一些字写反、写倒或增减笔画,形成了特殊的水族文字。

以上是关于水书的知识,可见水书对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更加应该保护好水书的传承,通过去研究水书探究和保存好传统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