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有序
一.易经是群经之首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群经之首。很长时间,易经被人误认为民间占卜之书,忽略了易经中蕴涵着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相传老子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留《道德经》五千余字于后世;孔子专门为周易注释《十翼》,帮助后人解读易经,可以窥见易经这部书的可贵之处。直到今天,易经依然可为后世先导,蕴含着无穷的智慧魅力。然而,由于时代久远,易经产生的原始生活背景与现代生活的纷繁复杂大相径庭。当代后世之人,已很难还原易经产生时的生活场景,从而去理解和学习易经,甚至认为易经复杂难懂。这与易经的创造者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初衷相去甚远。本人不才,试着通过解读历史故事,学习易经所存在的道理,不足之处,与诸君共勉。为祭祀、纪念姜太公而建的青州表海亭二.太公望杀华士的惊叹
我们还是从太公望的故事开始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太公望被周武王封于齐这个地方。齐国有个叫做华士的人,他以不为天子之臣,不为诸侯之友作为自身立身处世的宗旨,人们都称赞他的旷达贤明。太公望派人请了他三次他都不肯来,于是就派人把他杀了。周公于是问太公说:“华士是齐国的一位高士,为什么杀了他呢?”太公望说:“这样一个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的人,我吕望还能以其为臣,与之交友吗?我吕望都无法臣服、难以结交的人,就一定是不可教训而应该要抛弃的人;召他三次还不来,就是叛逆之民。如果为此反而要表彰他,让他成为全国百姓效法的榜样,那还要我这个当国君的有什么用呢?”
渭水河畔钓鱼的姜太公三.易经治国的逻辑秩序
读罢太公杀华士这个故事,难免心头一紧。华士仅仅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竟引来杀生之祸。放在今天,华士也不过躺平而已,罪不至死。许多学者认为,太公杀高士,目的在立威,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以至后世上台者争相效仿,多有杀一儆百者。在今天看来,华士被杀的直接理由已经不值得我们过多的讨论了,我们可以从太公望治国的逻辑和他所处时代的背后社会秩序层面一探究竟。易经产生的年代,自然离太公的时代谈不上久远。文王演周易,周公占卜,太公晓阴阳,作六韬,周朝的建立和易经是分不开的。太公的时代,已是一个周易发展和应用到娴熟的时代。太公本人更是周易学问的集大成者。那么,在太公望被分封于齐的时候,诛杀旷达贤明的高士,就不仅仅是为树立威望,方便统治这样表浅的解释了。当时,齐国境内(今山东北部一带)生活着许多古老的氏族,部落林立,形势复杂。而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忽然到来,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外来侵略者。比如,齐国首都营丘附近的莱国就对太公的到来以兵戈之礼相迎。当时的情形像极了空降的老板要去指挥一个陌生的部门,同时还要面临反对者的挑衅。太公谈笑自若,很快指挥军队,将莱国打得落花流水,齐国的新政权也很快在太公的运筹帷幄下建立起来。太公祠四.乾坤纲常伦理的执着坚持
齐国建立后,太公并没有把周人那套礼乐制度强加给本地人,而是入乡随俗,因地制宜。齐国境内流行着各种古老、野蛮的风俗,比如兄妹婚,这在周人看来那是有违人伦的,但太公并没有一来就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精简礼仪,结合当地的习俗,安抚百姓。那么太公是否以仁治国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太公对乾坤纲常伦理的执着坚持,就可以看出端倪。太公初到齐地的时候,曾请教司寇营荡治国之策。营荡以“有子不食其力,妻长而夫拜之”的仁义之理治国来作答。用今天的话来讲,营荡认为“父子地位应当平等,丈夫应该尊敬妻子”。太公听了后,相当愤怒。显然太公对这个答案是很不满意的,觉得营荡的话是在胡说八道,蛊惑人心,当即将他斩首,以正视听。在太公看来,父父子子的亲亲原则、妻子应该遵从丈夫的尊尊原则,上下尊卑、乾坤有序是周易自然而然的道理。营荡之言是对自然之理的挑衅,也是对太公治国根本方略的挑衅。太公衣冠冢五.还原易经的自然原貌
在许多人眼里,“上下尊卑、乾坤有序”,是封建思想残余。然而年代久远,竟连儒家经典都曾被于封建统治的工具,难保以讹传讹的事时有发生。易经产生在先,封建统治在后,将“乾坤有序,上下尊卑”和封建思想划上等号,着实是对易经的最大误解。如果我们要好好学习易经,就应该首先撇除这样的自我偏见。相传伏羲氏一画开天地,看到天高高在上,清气虚浊,看到地在天地之下,承载万物,天地之间孕育万物,生生不息。于是想到天乾地坤,天尊地卑,上下有序,本是自然之理。我们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生活在自然之中,应该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然后才能好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