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的校训多来自易经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70317/5252031.html
年10月,游历津门,问道南开,还给孩子带回了两枚精致的南开大学校徽,后面有南开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出自《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日新月异”源自《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也就是《易经·益卦》的卦辞“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同样,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出自《易经》01校训是每一个学校都要遵循的一句话,遍观中国高校,甚至知名的小学、中学,其校训多出自《易经》为代表的四书五经。究竟为何?清华大学身为一个百年大学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校训一直秉持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标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前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这个校训的由来,与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有关。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勉励清华学子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并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尤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严,责人甚轻。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梁启超对《易经》这两个大卦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和延伸。清华大学的日晷,上面雕刻着12地支。日影显示当时时间约为下午13:学,的本意就是算卦。学的繁体字是“學”字,下面是个“子”指学生,中间秃宝盖是指“帽子”,古时候学生在学堂都带着帽子,上面是两只手,中间一个“爻”,所以“學”的本意就是一个带着帽子的孩子,恭恭敬敬的用双手摇卦看“爻”的会意字。“學”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学”的本义:学习。学习什么?就是学习《易经》。“學”是研究学问,“習”是练习摇卦的技术方法,把学问与实践结合,这就是“知行合一”。我们现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的汉字。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文/金沐易經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