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属于集国学、哲学和玄学为一身的一部著作,它主要是用来讲述天地之间万物变化的一本著作经典,整体来看比较玄学,也比较难以看懂,其内蕴含着许多哲理和自然法则,也有许多的卜卦,用来预测世间变化以及人类运程。
我们知道万物有所变化,就存在所说的定数和变数,而易经就是通过预测和观测这些来进行有规律的推导。但是易经中是韵文,很难让人们读懂,因此在阅读时就会出现很多误区,实质上我们可以从断句和释读上来留意,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去读解易经。
首先第一个就是断句,在断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按照阅读的传统习惯来进行断句,也不能依据自己的本身习惯去进行随意的断句,要按照韵来进行断句,这样能够避免随意断句带来错误。
其次,要充分地认识到句子的结构,先了解整句话的句式,不能够随意的进行颠倒和转换,虽然易经也是韵文,和诗歌有点相似,但是也要注意整句话的意思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再进行转换,要充分理解文意。
第一个就是要注意到有主谓倒装,例如在易经中提到了“潜龙”、“飞龙在天”等等,有时我们会将他们翻译成潜伏的龙,飞在天上的龙,但是实际上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龙潜伏着以及龙飞翔到天上。
还有一个就是定语后置,这个在语文上我们通常都会接触到,定语通常是用来修饰名词的,但在易经中我们通常会看到相反的现象,例如“得无家之臣”,就是明显的定语后置,如果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注意,那么很有可能就会翻译错误,所以定语后置也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