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卦传通释二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圣人之作易,以天地阴阳刚柔之道,和顺性命之理。换言之,太极阴阳刚柔之道也契合人心性命之道。所以这中间有这样一档子事,人要完全契合太极阴阳刚柔之道,人自己必先达到性命之道。也就是人要修身。不修身,人则不能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不能中节,则人很容易被万物所控制所影响,不能独立客观作出相应的决断和行动,则人就不能完全遵守太极阴阳刚柔之理。这是这其中的要旨所在。也是圣人之意所在。

在天之道,是阴阳,属于形而上的。是对气而言的。气不可见,故以象示之。就是易整个体系。其中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是属于形而下的,属于器。天之道为象,地之道为器。象以器显,器以象行。刚柔完全契合阴阳之理。也有数理逻辑在其中。有是理必有是器以彰显此理。有是器必遵循是理运行。人居于天地之间,生而有灵,并列天地,所以,还要立人之道。

人之道来自于天地阴阳刚柔之理,是和顺性命才能尽天地阴阳刚柔之理。

在人而言就是仁义。仁义也契合阴阳刚柔。本质一样,只是称呼不一样。称呼不一样皆是因为所适用的对象不同而已。所以从天道到地道,继而人道,皆是一步步严谨的逻辑推演而来,绝非是牵强附会,皆有严谨的数理基础在其中。所以易才定为六画,是兼天地人之道在其中。阴阳刚柔仁义之道也在其中。参阴阳刚柔之变化,就可以定人之进退行止。阴阳刚柔错综其数,就是成章的意思。卦辞爻辞皆从六爻之动而来。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这一般是指先天伏羲八卦。尤其是天地定位一句放置于前,更能确证这是伏羲八卦所在。伏羲八卦又称为先天八卦,是第一个八卦图。这个八卦图皆和位有关。所以伏羲先天八卦图基本是定位这样一个作用。

比如乾位,就是阳之极。坤位就是阴之极。由乾到坤是阴阳的一个转换。或者说从坤到乾,是阴完全变成了自己相反的一面。这也是易经所经常言的原始反终,阴阳来复之道,或者说生于此,死于彼,有此必有彼之道。皆从伏羲八卦可以参证。乾是阳之盈,坤是阴之虚。所以乾坤定位,盈虚之道在其中。而且十六字阴阳公理也在其中。

山泽为何通气。因为山泽也是相反的一对。阴阳爻相对。就好比正负气。只不过乾坤是纯气,不掺杂。而山泽却是阴阳相杂之气。也接近于太阳太阴之象。电子也会在正负极之间流动。山泽通气也是这个道理。或者说山泽之气若是生在兑,则死在艮。也是此生彼死。阴阳相对,也是终始之道,来复之道。

雷风相薄。也是阴阳爻相对,其气的运转方式可能以相薄的方式运行。就好比风和雷相遇一样的。雷是相同的云块碰撞所产生。风却是气压的高低所形成。风和云块的互动就是相薄。若雷是阳少阴多的负电,巽就是阳多阴少的正电。阴多则往下运动,阳多则往上运动,所以会产生对流,从而相薄。

震巽也是一种类型的正负电,不同于艮兑。也不同于乾坤。源自阴阳量的多少不同。阴阳比例的不同,其运动形态也不一样。这是用现今的科学看待震巽二卦。也可以量化,只是需要通达物理化学之人会通易经而已。

水火不相射,就不好理解了。照着搬雷风相薄山泽通气也不行了。呵呵,若是通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不知理,只能根据文字乱扯一番了。

重点来了,水火也就是坎离二卦在伏羲八卦的位置实际上是一个定位,相当于坐标的参考点作用。和乾坤二卦一样的作用,也是定位之功。实际上伏羲八卦参与运动的只有震巽艮兑四卦,因为这四卦阴阳比例不均衡。所以会运动。而坎离二卦就不同了,是阴阳均衡的卦,阴阳均衡相当于中和卦。阳能化阴。但由于其位置也是相对的,实际上也是有生死往来的。离卦生于东死于坎位。同样的,坎卦生于西,死于离位。但坎离严格来说,是无有势能差的。所以不相射。离卦只能转化为兑卦乾卦巽卦进而到坎卦。但单独的坎离二卦是无有势能差的。都是一个阴阳均衡态。阴阳之和为零。

各占二分之一。相当于阴阳两仪图,阴一半阳一半。

八卦相错,就是指乾坤相错,艮兑相错,震巽相错,坎离相错,阴阳爻完全相反,或者说相对。阴阳爻组合不同,实际上是阴阳的量因为伏羲八卦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任一个对应的位都有一个确定的阴阳量的组合。但其对位一定是完全相反的。只不过坎离二卦虽然阴阳中和,但坎离二卦的运动方向是不同的。离卦向上运动,坎卦向下运动。离卦代表阳气上升的中间一个点。坎卦代表阴气增长的中间一个点。但在这个点,阴阳是中和的。相当于春秋分的一秒的时刻。所以伏羲八卦所言的错卦,对卦都是一个意思。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句话好像看着很生硬,和八卦相错有啥关系呢,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说起。但是单独解释很容易。无非是知往查来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往是往哪里去。来是来自哪里。不能混淆。

比如你要知艮往哪里去,只有一个终结点,那就是兑卦。艮卦的将来一定是兑卦。艮兑相错。这就和错卦联系起来了。反过来说,如何知艮卦来自哪里呢,那就要看艮卦的起始点,实际上艮卦来自兑卦。这就需要倒着往回看,也就是易逆数的意思。要知艮的将来,先知艮的起点。此时的艮相当于一个中间点。也就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也可以说艮的起点在兑,他的终点也一定是兑。这就是俗语经常言的来自哪里又回到哪里。

从当下的艮这个事件来说,要追溯艮来自哪里,就要倒着往回看,经过了坎,巽,乾这样一个阶段,追溯到了兑。就好像现在的商品追溯码一样。这个产品的产地在何方。

同样的,艮要去向哪里,会经过啥呢,那就是艮要经过坤,震,离这样几种形态,回到兑卦。所以虽然都是到兑,但途径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追溯,一个是前进。其它六卦也是如此。所以一个卦的起始点和终点一定在它的对面,这就是讲八卦相错和易逆数的逻辑所在。

这一段话先言乾坤,接着就是少男少女,艮兑,紧接者是长男长女震巽,最后是中男中女,坎离。这样排序的用意何在呢,值得思考。若是结合伏羲八卦,就要思考为何要以这样一个顺序来编辑文章呢。我暂时还未看出来,希望后之有悟性的结合我所言的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所谓完美,就是下边的章节的排序又是另一个样子了,都能解释出来。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这显然又是一套八卦图。是连山还是归藏呢。以文章的说卦的顺序而言,先是长男长女震巽,接着是中男中女坎离,次而是少男少女,最后是乾坤。和伏羲八卦所言的顺序不一样。但和伏羲卦相同的是,都是男在前女在后。为何要以这个顺序,这个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问题我无有把握,所以不能乱说。不确定的东西,我是不会拿出来的,不是隐藏。

但我强调的是,这是一套赋意体系。所赋予给八卦的含义是和伏羲卦,文王卦是不一样的。

注意了,仔细思考我所说的话。也就是说八卦因为所在八卦图位置的不同,其赋意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八卦图都有一套严谨的赋意体系。这里有一个大原则,这是古今易学家所忽视的,也是不懂的。那就是先定乾坤二卦的赋意,乾坤二卦的赋意定了,其它六子的卦赋意也就随之确定了。换言之,只要知晓其中任何一个卦的赋意,其它七卦都可以用这个体系推导出来。比如震为马,那一定是乾为龙,坤为牛,艮为狗,巽为羊,坎为猪,离为鸡这样一套赋意体系。这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坤为腹的话,就可以推知其它七卦的赋意,乾为首,艮为手,震为足,离为目,坎为耳,巽为股,兑为口。这是一套体系。

比如乾为绝对动力,坤为绝对阻力或者消耗动力。震呢,巽呢,兑艮呢,坎离呢,这需要精通动力学的再进行一套赋意。不能说这里乾为动力源,坤为牛,这样是不对的。八卦一定是相关联的一套系统。后世若有大智慧之人再搞出一套八卦图,必然是先从赋意入手。

再比如微观体系,乾为原子核,则其它七卦也一定要有相应的对应物。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体系。我之所以指出这点,就是让希望科学有进展的人从这里出发。给有悟性的打开一个崭新的门。赋意,一定要精通八卦的卦意精神所在,才能完美的给一套系统赋予精当的卦象。

比如本段话,牵涉到动散润煊止悦君藏。都是动词。这套体系是在完整的说哪一套自然界的体系呢,需要好好思考。显然是天地日月风雨雷电这样一个体系。但由于八卦图卦序不一样,所指向的具体体系也是不一样的。

这八个动词一定能完整的描述一个体系的本末终始。这是必然的。我阐释说卦传,就是启悟大家从这八个动词体系完整的逆推出是啥体系。我是不确定的,所以不说,大家也不妨开动自己的脑筋,想想哪一套体系能和这八个东西符合。想通了,八卦序以及位置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是连山还是归藏,或者其它卦序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即使是一个体系,世界中也有许多同类的体系存在,不是狭隘的,也是具有普遍性质的一个体系。这是要注意的。换句话说,每个卦依然代表很多很多物象。每个体系也是一个模型。

比如本段话的这套体系,艮以止之。艮止有四个位都可以,以先天八卦而言,这个艮可以在乾位,是阳止。在坤位是阴止,其实坎离位也适合艮以止之这个含义的。所以,有四个位置适合艮以止之这样一个赋意。实际上文王八卦在东北位,艮也是止的意思,这就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如何确定到底是哪一个具体的位置,还要结合其它七卦所赋予的卦意进行确定。再比如乾以君之。有三个位是适合乾以君之的。那就是正南位,西北位,正东位。好了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了。说多了,反而更乱套了。还是老老实实阐释为好,尽量不超出文本的含义范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