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是我国著名易经研究者。他一直在探索如何用中华的传统文化来管理社会。曾仕强老师师多次参加百家讲坛栏目。他讲的课,操着一口台湾普通话,语速很快,个别到时候,还有点吞字。但往往讲得声情并茂,活龙活现,效果很好,是我觉得百家讲坛里不可多得的好板块。
曾老师毕生研究易经,要了解《易经》首先从题目开始,什么叫《易经》?《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就是“易”是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是群经之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呢?因为不管是五经或者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
曾老师对易经的理解,在《坤道》这本书中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是对女性的压制和不公平
但是曾老同样也说过,男女在享受生活和体现价值上面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在家庭角色和责任中是绝对不平等的。为何?就像男人不能生育小孩一样,老天赋予的能力都不同。
如果有要批评曾老说他老人家老古董的人,最好先自己看看他老人家的论述《道德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孝就是道》《中国式管理智慧》《财神学》再做评价。
也就是说,曾老的书虽然读着比较难理解,但是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大易人生》这本书中,曾老认为人生来本就不平等,只能靠后天尽量公平,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河流是弯曲汇入大海,山脉也是蜿蜒向上攀登……东方哲学把“自然”深入骨髓,运用自然的万事万物剖析人生百态,大智慧深藏于易经,其中的真谛重在深、通二字。所以曾老的易经研究,为我们探索中外社会管理学的差异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个人走了,我们一定要看他留下了什么东西。曾老走了,但是他的研究,他的理论和著作不会走。
曾老师在百家讲坛